希臘船王歐納西斯生前曾留下一句名言:“如果你要成功,需要朋友。如果你要非常成功,則需要的是敵人。”許多有雄心壯誌的人,包括政治家、企業家,甚至幫派老大都將這句話當作座右銘,奉行不渝。
“敵人”的確是重要的,它是競爭力提升的主要動力。
“同事之間,最容易產生的競爭就是名譽、金錢、職稱、職位的競爭。當競爭真正到來時,你會有什麼樣的作為呢?是避讓退縮,還是勇敢向前?是拱手相讓,還是競爭獲取?”美國通用公司總裁傑克·韋爾奇在與下屬們交談時這樣說。自然,他所希望得到的答案與我們的想法肯定是一樣的,那就是靠競爭獲取!
21.1采用揚長避短的方法競爭
在競爭場上相互角逐的競爭者,都各有所長,又各有所短。中層領導要想取得競爭的勝利,就必須揚長避短。隻有各展所長,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像打乒乓球,擅長近台快攻的選手,就要盡量占據自己的陣地,發揮這一特長,如果這一特長發揮不出來,就會陷於被動。市場競爭中,有些產品質量一般,可是成本低或售後服務周到是其所長,就可利用這些長處去占領市場。江蘇鹽城的燕舞牌收錄機,其質量不算最好,可是因為它的價格大大低於其他同類收錄機,所以占領了廣大市場,其銷售量久盛不衰。反之,如果長處發揮不出來,甚至棄己所長,揚己之短,那麼就必然會導致失敗。在赤壁之戰中,曹操的大軍大部分是北方人,雖有陸戰之長,但暈船、不擅水戰是其短,而曹操卻與東吳水戰,結果遭到慘敗。
中層領導在與對手競爭時做到揚長避短,應注意下麵幾點:
21.1.1要知己知彼知長知短
中層領導要與對手競爭,必須知道自己與對手雙方的“長”都在哪裏,“短”都在何處,因為隻有清楚了解自己與對手的“長”和“短”,才有可能去揚長避短,克敵製勝。
21.1.2要善於發揮自己長處
中層領導要善於發揮自己的長處。由於每一個人自身的先天條件和後天環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能力、性格、氣質、文化水準、思維方式,從而構成了各自的長處和短處。因此,中層領導應根據自身的主客觀條件,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選擇最容易取勝的事業。高敏跳水成為世界跳水皇後,而聶衛平下圍棋當了棋聖,他們如果對調一下,那肯定都不是好手,必敗無疑。這就說明:每個人、每個集團隻有按照揚長避短的原則去選擇競爭目標,才更容易取得成功。正如清代詩人顧嗣協在一首《雜興》詩中所說:“駿馬能曆險,耕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生才貴適用,慎勿多苛求。”
21.1.3要注意長與短的轉變
“長”與“短”是相對的,這種相對性表現在兩個方麵:“長”與“短”可以相互轉化:“長”與“短”並非固定不變,而是始終處於動態的變化之中。“短”通過努力可變成“長”,“長”如果不繼續努力,可能變成“短”;另一方麵,“長”與“短”還相對於競爭對手。某一方麵就自己而言可能是“長”,但與對手相比,就不一定是其“長”,而某一方麵你自己可能不是所長,但與對手比起來,可能就成為你的優勢。揚長避短,不僅要發揮自身所長,避己所短,還要在與競爭對手的比較中,揚其長而避其短。
21.2采用舍小取大的方法競爭
在競爭中,那種既能撿起芝麻,又可以抱回西瓜的好事雖有,但並不多見,人們常常遇到的是取舍的選擇問題。在西瓜與芝麻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就應使用舍小取大的策略,即在權衡利弊得失的基礎上,舍棄不重要的,取其重要的,或者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收益。舍小取大有兩種情況:
21.2.1在被動情況下取舍
在客觀上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情況,逼迫你從中選其一,這裏就必須依據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原則,選擇對自己最為有利的那一種。
21.2.2在主動情況下取舍
通過以小的廉價的東西,來換取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獲取更大的收益。日本東京有一家名叫西武百貨商店的地袋店,是設在地下鐵道上麵的九層大樓,總麵積比北京王府井百貨商店還要大。為了吸引顧客,該店經常舉辦展覽。在1982年7月間,就同時舉辦中國故宮文物和中國的書畫展覽。僅故宮文物租借費一項,就付出2億日元,保險費、包裝運輸費、廣告費等都花費巨大。然而,就是這兩個展覽會,先後吸引了30萬觀眾前去參觀,參觀的人餓了、渴了,總要吃一點,喝一點,臨回去時買一些東西,也是常有的事。地袋店很大,吃穿用及文化體育用品、電子儀器表、醫藥衛生用品,甚至釣魚用品都應有盡有。因此,營業額大大增加,平時該店營業額一天為7~8億日元,展覽期間,營業額增至50億日元,地袋店的老板是多麼精通舍小取大的學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