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努力收斂自己的大脾氣。有些中層領導脾氣暴躁,情緒容易失去控製,事無大小都喜歡以大脾氣壓人,他們總以為大發脾氣可以造成一種震懾力。其實不然,脾氣發得過多,會讓下屬見慣不怪,其效用也就逐漸失去,而且聰明的下屬還會形成一套自我保護的辦法。這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專權獨裁不可取。有的中層領導特別喜歡對下屬管得嚴嚴實實,喜歡看到下屬對自己唯唯諾諾,服服貼貼;在具體事情上,幹預過多,甚至幹涉下屬的私事。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久而久之,下屬會對領導采取抵製、敵視的態度。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給下屬一定的自由空間,不要試圖把他們套在自己的小圈子裏,分派任務時,多強調目的、結果。而具體完成工作的方法、手段,則應該由下屬自己負責。
勇於認錯、改錯。中層領導犯了錯,絕沒有掩蓋的必要,欲蓋彌彰,反而影響到自己的形象和威信。勇敢地把錯誤承擔下來,或者公開道個歉,這未必是一件壞事,說不定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勇於認錯、改錯並不是把汙點擴大,適當的認錯,可以把汙點變為亮點,這就是小過不掩大德的道理。認個錯,當即改正它,這實際上是在顯示中層領導本人的“大德”。
2.2.2以身作則,能使下屬自然地服從
身先士卒,率先垂範,永遠會喚起下屬的尊祟感。第二次大戰前,有的政治家或軍人為了要打勝仗,不斷地要求人民萬眾一心、吃苦耐勞,但他們自己卻過著夜夜笙歌的奢侈日子。一般人看了這種現象,對這些政治家或軍人產生不信任感,他們因此失去了民眾的支持。
現代企業中也常見到相同的情況。中層領導為了突破困境,要求下屬同心協力渡過難關,但身居要職的中層領導卻依然浪費無度,公物私用。有些中層領導雖然會對這種過於浪費的行為,感到不好意思而有所節製,然而卻沒有太大的改變,依然濫用私權來滿足個人私欲,隱瞞實情和不公平的事到處充斥著,人事升遷受到賄賂或贈品所左右,這種公私混淆的現象尤其嚴重。事實上,像這樣貪贓枉法的事,在一般人的眼裏看得十分清楚。上麵隻要稍有欺瞞虛偽而被下麵看穿,下麵的人就會對上級產生不信任,居上位者不可不謹慎地預防,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喜歡被管理,而且把中層領導視為體製一方的代表。如果中層領導行為引起下麵人的疑慮,遲早會引起他們的反感而遭到背叛。因此,身為中層領導必須真正地革新意識才能讓下屬信服。
光做到不貪贓枉法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還要在企業麵臨困境之時身先士卒。
人類的本性在危急時刻所采取的行動中表露無遺。平常講話大聲、表現豪爽的人,一旦麵臨危急存亡時,說不定會狼狽不堪,平常刻意掩飾的缺點在這個時候完全地表露出來。下屬若是看見自己的中層領導在緊要關頭卻不知所措,一定會非常失望,以致不理會他所說的話。
群眾期待的中層領導,是在非常時期能夠表現得與眾不同,且能夠斷然地做出決定,迅速敏捷地采取行動。隻有這樣的中層領導,才能強有力地支配下屬。
動物學家曾經在動物園進行過一項測驗,讓該園飼養動物的人利用獅子皮裝成獅子進攻黑猩猩群。黑猩猩群剛開始覺得害怕而哀號,不久猩猩的首領就拾起身邊的樹枝,做出勇敢地向獅子挑戰的樣子。其實它也很怕獅子,但卻沒有逃跑,勇敢地率先向獅子挑戰。如果猩猩首領在這個時候臨陣脫逃,就一定會被同伴鄙視,再也不能做首領了。
企業中的領導者也是如此。在競爭愈來愈激烈的今天,企業隨時隨地都會麵臨各種困難。如果企業不加緊腳步,就很難在這困境中取得一席之地。當麵臨困境時,中層領導能夠率先士卒麵對難關,堅定沉著的精神就會傳達給下屬,讓大家都能夠勇敢地麵對挑戰。
2.2.3關心他人,能使下屬從心裏服從
據史書記載,吳起作為將軍,“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而且,吳起還與士兵們一樣,在行軍中親自背負軍糧。有一個士兵生了膿瘡,吳起親自為他用嘴吮吸膿液。那個士兵的母親聽到這件事就哭了。有人對這個士兵的母親說:“你的兒子是個小兵,吳起將軍親自為他吮吸膿液,這麼關心他,你還有什麼好哭的?”士兵的母親回答說:“當年吳起將軍也為他的父親吮吸過膿液,他父親在戰場上勇往直前,死在了敵人手裏。今天我又看到吳起將軍為兒子吮吸膿液,我不知道兒子將來又會死在哪裏,因此,我才哭啊。”顯然,吳起對部下的關懷激起了他們以死相報的感激之情。在古代作戰以勇力取勝的情況下,士兵的勇往直前精神是吳起的軍隊戰無不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