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沒有不散宴席,難在去留把控(3)(2 / 3)

張林大學畢業後加盟一家房地產公司,擔任銷售業務員,由於工作業績出色,老板很快就把他提拔為部門主管,包吃包住,並給他一套獨立臥室,把他立為重點發展對象。後來一家競爭對手發現了張林,以張林原工資1.5倍的薪水,把他挖過去做房產部經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麵對誘惑,張林禁受不住;於是毅然向老板提交了辭職書。老板先是百般勸解,卻見不到張林回心轉意;於是憤怒之餘,責令張林當天離開公司,為了羞辱他,老板還讓保安將張林的行李扔出了公司大門。

其實,人才的流失問題常出在公司自身,員工追求自己的前程,這原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許多老板常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場上,去否定離職的員工,這樣隻會適得其反;因為員工的離去可能隻是暫時的,當他在外麵不如時,很可能會回來,或者當他在外麵發展良好時,很可能還會成為公司的合作夥伴,社會上有不少員工出去後,又成為公司的供貨商或客戶。但如果當初員工辭職時,老板沒有處理好,把關係搞僵了,就可能讓員工將公司視為仇人,拭機報複。因此,如果一時間不能讓員工回心轉意,還不如為他係上黃手帕。

有一部電影中描寫女主人公每天在樹上係一條黃手帕,等待著男主人公的歸來。結果,男主人公就真的回來了。許多公司也要向這位女主人公學習。因為即使最好的辦法有時也會失敗,關鍵人物仍會離開公司。但挽留人才的努力卻不應該到此結束。例如,斯普林特公司(Sprint)會在員工跳槽六個月以後打電話給他們,請他們回答“你離開公司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等問題。另外一些公司則以親切關心為借口,例如“**,在外麵還好嗎?新工作怎麼樣?”,盡力爭取離去的人回到公司。對很多人來說,公司在第一次雇用他們時也許沒有發現他們真正的價值所在,也沒能達到挽留的目的,但在第二次,你就可能發現金礦了。

記得有位員工,在一家公司擔任董事長助理,由於誠實能幹,頗得老板歡心,對他也非常的倚重;帶他去參加商務談判,參加一些成功人士的宴會,讓他協助處理整個公司的內部事務。但那位員工是一個非常有誌向的人,白天工作,晚上還在複習考研;老板知道了,不但不製止,反而大加讚賞:“我就是欣賞你這種有誌向,有追求的年青人!”經過一年努力,那位員工終於考上了杭州某著名大學的研究生。臨走前一晚,老板在公司擺了一桌宴席,並帶上總經理親自作陪,董事長強忍難舍之情,隻顧勸酒,三巡之後,董事長傷感地說:“無論你走到那裏,我都希望你能記得是我們的員工,我希望從我們公司出去的員工,都能像你一樣,不斷增值!”讓那位員工深受感動,為了報答他的知遇之恩,三年後,那位碩士放棄了其它單位提供的優厚待遇,竟然選擇回到了原來的公司,出任副總。

離去的人並非就代表著對公司沒有了價值,為離去的人係黃手帕,也等於係住了員工的心,不論員工走到哪裏,都忘不了公司對他那份真情,抹不掉心中那顆烙印;還會不斷地掛念公司,尋找機會為其效力。為員工係上黃手帕,這是對人才過去給公司立下功勞的謝意,也是為以後公司與離去員工可能的合作埋下伏筆。為離去的人係黃手帕,也表達了公司對人才的尊重,為感動和穩定員工的心,非常具有功效,因此公司與其把離職人員趕走,還不如給他係上黃手帕,為公司在外麵多鋪設一條路。

9.讓“公司健忘症”走開

如果人才還在公司工作,或許會得到公司的關注,一旦離職了,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許多公司會認為他已沒有任何價值,不管員工過去給公司做了多少貢獻,頃刻間蕩然無存;而且當員工離去之後,公司會馬上去人才市場招人來替代,舊員工往後的生活怎麼樣,公司一概不知,一概不問;這就是公司的“健忘症”。忘得非常快,這突顯了公司無情的一麵,也是公司缺乏凝聚力的原因之一。其實離去的人對公司依然有巨大的利用價值,他們有一天可能會重回公司,也可能會成為公司的合作者。公司“健忘症”的存在,會讓公司喪失這些潛在的機會,甚至還會把員工推向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