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還在當一位年輕家庭主婦時,在某個星期五的下午,我家的門鈴響了。當我打開門時,一名素未謀麵的女士站在門口,還沒等我開口,她便自我介紹道,她叫伊達.布萊克,想向我推薦一套優良的學前幼兒讀物,並且征詢我的意見,她是否能進屋向我解說。我邀請她進屋來,萬沒想到,在我還沒有弄清楚她推薦的產品之前,她就已讓我對她的產品產生了莫大的興趣。
這是一套由父母親在家中念給幼兒聽的讀物,由格羅裏亞學會印行,書名為《兒童心理書庫》。母親們可以在這套書庫的目錄中找到任何想要釋疑的問題,並能在裏麵找到一個相關的道德寓意故事,使幼兒在聆聽故事中獲得啟發。
舉例來說,四五歲的小孩通常會撒個小謊,如遇到這種情形,年輕的媽媽便可借助書中的一則相關故事,來教育孩子“對”與“錯”的差別何在。我認為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一套兒童教育書籍。
盡管我對這套書愛不釋手,但當伊達告訴我這套書的價格為50美金時,我的眼眶溢滿了淚水,“我很抱歉,這一價格無異於叫我飛到月球上去,”我隻得告訴她:“我負擔不起。”
伊達已看出我實在太喜歡這套書了,於是對我說:“瑪麗.凱,我把書留在你這裏,禮拜一再過來拿,你看好不好?”“好極了,”我回應她,“但是這樣也不會有多大用處,因為我根本就買不起。”
“那這樣吧,”她說,“你幫我賣出去10套,我就送你一套,你覺得怎麼樣?”
“真的?天哪,那太棒了!天底下還有這等好事?!”我破涕為笑,對她的這一建議表示了首肯。
那個年頭,我正好擔任著休士敦浸信會幼兒主日學校的義務監管人,所以我手頭有許多母親的電話號碼。在接到這一“使命”後的整個周末,我便逐一給這些媽媽打電話,告訴她們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一套兒童教育書籍。我以滿懷的熱情向她們訴說著這套書的種種優點。就這樣,奇跡真的發生了!我還沒有將產品展示給她們看之前,就賣出了10套——千真萬確,她們根本就還未看到這一套書是啥模樣!奇跡是怎樣創造的?那是因為我本人在向他們推介時,實在太興奮了,也讓她們感染了這種氣氛!
當伊達在周一早上再度登門造訪時,我向她展示了我的成果。“這裏是她們的名字與地址,”我對她說,“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去一一拜訪她們,向她們收錢。”
“我真不敢相信!這真是個奇跡!”她說:“這套書就歸你了,瑪麗.凱。”她指著擺在我餐桌上的那套書籍說。
“喔,謝謝你。”我哽咽著答道。
“現在,我有更重要的事和你討論,瑪麗.凱。”伊達的語氣聽起來十分興奮,“你願不願意幫我們公司推銷產品?”在我還沒回答之前,她又補充道:“不過,你需要一部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