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不要勉強客戶投保(1 / 1)

保險應由準客戶感覺需要後才去投保,如果未能使準客戶感到迫切需要,那說明你的努力不夠。有一位準客戶曾告訴我:“老原啊!你我相交的時間不算短了,你也幫了我很多的忙,有一點我早就想問你了,你是保險推銷員,可是從未向我說明保險的詳細內容,這是什麼緣故呢?”“這個問題嘛……哈哈哈。”

“喂!你為何吞吞吐吐呢!難道說你對自己的保險工作一點也不關心嗎?”“怎麼不關心呢!我就是為了推銷保險才時常拜訪你啊!”“既然如此,為什麼從未向我說明保險的詳細內容呢?”“坦白告訴您,那是因為我不願強人所難,我從來不勉強別人投保,從保險的宗旨觀之,硬拉別人投保也是錯的。再說,我認為保險應由準客戶感覺需要後才去投保,因此未能使您感到迫切需要,是我努力不夠所致,在這種情形下,我怎麼好意思開口強拉您投保呢!”“嘿!你的想法很特別,真有意思。”

“所以我對每一位準客戶都不斷拜訪,一直到準客戶主動感到要投保為止。”

“哈哈!其實我現在看到你的臉,就覺得非投保不可了呢!”“不敢當,真謝謝您啦!”

“如果我現在要投保……”

“先別忙,如要投保先得做體檢,身體有毛病是不能投保的。要在身體檢查通過之後,不但我有義務向您說明保險的內容,而且你能詢問任何有關保險的問題。所以,請您先去做體檢。”

“哦!原來如此。”

“雖然目前各行各業競爭都很激烈,但我不願強迫準客戶。”“我知道了,我這就去體檢。”

許多保險推銷員,在準客戶未做體檢之前,甚至尚未對準客戶做深入調查之前,就急著向對方談到了投保金額。讓我們看看下麵這個例子。

“我想您投500萬元比較妥當。”這時候,準客戶對保險根本還一知半解,就被500萬元的大數目嚇呆了。

“什麼,500萬元呀!這得付多少保險費呢?”“差不多要付這個數目。”

“哎呀!這麼多我付不起啊!”

“不這麼多保障不夠呀!”

“我也知道愈多保障愈高,可是心有餘力不足啊!”“我看這樣好啦!先投保300萬怎麼樣,等手頭寬裕時再增加保額。”“不行!我隻能投保100萬。”這麼一來,換推銷員緊張了。

“什麼,100萬元,那絕對不夠的。”“喂!你要搞清楚,是你付錢還是我呢?”如此你來我往,爭論不休,其結果通常是草草收場。客氣一點的準客戶會說:“我認為保費還是太高了,我還得研究研究。”不客氣的準客戶幹脆一口回絕:“我負擔不起,過一段時間再說吧!”

一個很好的開始,為什麼會弄成這麼糟糕的結果呢?問題出在我們隻想到自己的業績,而沒考慮到準客戶的需要所致。事實上,推銷保險又不是在拍賣物品,怎麼能夠與準客戶討價還價呢!我的處理方式是,除非準客戶已經體檢通過,否則不提投保金額問題。因為在準客戶體檢之前,根本上“投保”或“不投保”的問題都沒決定,怎能一下子跳到“投保金額”的問題上。

所以,每當有準客戶問我:“投保的金額要多少呢?我每個月要支付多少錢啊?”我會立刻把問題支開。“有關投保金額的問題以後再說。因為您是否能投保,要到體檢後才能確定,所以目前最重要的問題,還是趕快去體檢。”根據我幾十年的經驗,經過我如此回答之後,99%的準客戶不會再追問下去。有準客戶說我的處理方式,是一種“煙幕戰術”。其實,就稱它為“煙幕戰術”亦無不可。在體檢之前,我認為“關於投保金額的問題,您還沒有權利問我”的說法,是絕對正確的。等到體檢通過,就是決定投保金額的時刻,也是我收保費的時候。在與準客戶談妥投保金額之後,要立刻收保費,絕不可耽擱。原因何在呢?因為體檢剛通過,證明自己身體健康,任何人心情都會比較愉快,這也是收保費的最好時機。萬一耽擱而時機消逝,可能會發生延期投保或降低保額等問題,千萬要留意。

一旦收妥保費,不管你跟這位客戶的關係已經如何親密,都要拔腿就走。

道理何在呢?任何人在繳付一筆金額不少的保費之後,心中難免會產生錯綜複雜的情緒。說不定想想不妥,改變了主意。“我剛繳了保費,不過想想實在太多了,我想還是把保額降低到伊伊萬元,以後看時機再增加吧!”因為你的逗留而招來這句話,就太淵枉了。無論如何,拔腿快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