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句寒暄話,采用平淡的問候與采用積極的關懷語句,其間的差異甚大。日本名教育家福澤諭吉曾說:“禮節乃是人際交往中表示敬愛的必要工具,切勿疏忽。”
在人際交往的禮節之中,寒暄占極重要的地位。很多人認為,寒暄隻不過是雙方碰麵時的招呼而已。早上見麵互道一聲“早安”,中午或晚上就問候一聲“午安”或“晚安”,分手之時就說聲“再會”。
如果寒暄隻是打個招呼就了事的話,那與猴子的呼叫聲有何不同呢?事實上,正確的寒暄必須在短短的一句話當中,明顯地表露出你對他的關懷。
切記!寒暄是建立人際關係的基石,也是向對方表示關懷的一種行為。寒暄的內容與方法是否得當,往往是一個人人際關係好壞的關鍵所在,所以要特別重視。
某公司曾做一項管理的調查研究,結果得到下麵的結論——在公司之中,先向部屬寒暄的主管,他們用人的方法較為突出。
上述的結論不但適用於公司裏,也適用於一般人際來往的關係之中。既然寒暄並非隻打招呼而已,那要怎樣做呢?下麵有兩個例子。
——“早安。”
——“早安,原老弟,瞧你滿臉紅光,氣色真不錯啊!”後者給對方的感覺是“他很關心我”;而前者純粹就是招呼,與“喂”沒什麼兩樣。
——“老李,穿新西裝啦!”
——“噢!老李,這套咖啡色新西裝穿在你身上,真是帥極了!”後者表示他的咖啡色新西裝棒極了;而前者隻有發現一套新西裝而已。
從上麵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同樣一句寒暄話,采用平淡的問候與采用積極地關懷語句,其間的差距甚大,實在不能等閑視之。
首先要學會傾聽他人
學會交談的技巧,應該從了解對方的談話,也就是從傾聽開始。這是很普通的常識,可是很多人都忽略了這一點。當你與對方交談時,對他談話的關心與否,直接反應在你的臉上,所以你無異於是他的一麵鏡子。
倘若你注視著他,專心地傾聽對方的談話,你這一麵關懷的鏡子,將使對方感受到“被重視”與“了不起”。一個優秀的傾聽者應該能夠做到以下兩點:
1.捕捉對方談話的目的與重點。
2.隨著對方的談話,適時點頭說“是”或“唔”等字眼,以表示“我用心在聽您說話”。
這個時候,你臉上表現出的熱忱,會讓對方產生“我所說的話他全聽進去了”的感受。這麼一來,即使你沒開口,對方還是會認定你是一位很好的談話對象。
決定談話能力的高低不在話術而在熱忱。隻要你能真誠地顯現出你對他談話的傾聽熱忱,並適時說出一兩句肺腑之言,這時彼此的心靈就相通了。切記務必要真誠地傾聽,倘若你裝出一副傾聽的樣子,偶爾也適時地說“是的”或“原來如此”等附和的話,但由於是假裝的,因此你的熱忱不會顯現在臉上,那麼對方當然也不可能“談得很來勁”了。
大多數人討厭聽別人談話,而喜歡別人聽他說話,你既然要當一名優秀的推銷員,就必須好好磨煉自己成為一個熱忱的傾聽者。
提高談話能力的六大要訣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談話能力,請牢記下麵的六大要訣:1.不要獨占任何一次的談話——我們經常在談話的場合中,發現有些人往往在他人說話的中途打岔搶話。這種霸王硬上弓的談話方式常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可歎的是,這類人常不自知而一犯再犯。
另外一種人是喜愛獨占一場談話,他們憑著自己的辯才,口若懸河,搶盡了風頭。殊不知談話是有來有往的,一個雄辯滔滔的推銷員,雖是口才的巨人,卻是業績的侏儒。
精於話術的人,談話的能力其實很差,因為他們隻會“說”而不會“聽”。
業績高的推銷員,大多沉默寡言,他們都是傾聽的高手,他們隻在關鍵時刻才說一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