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職工群眾在來訪中反映的問題和訴求,一些是曆史原因造成的,應以糾偏,但解決起來難度很大;一些訴求存在政策障礙,按常規無法解決;此外還有一些是對政策不理解或理解偏差形成脫離實際的訴求。這些訴求涉及到勞資、社保、生活後勤、安居、黨群等諸多方麵,並已形成“難題”。為此,集團公司信訪辦會同有關單位和部門,以下訪占據信訪工作陣地,掌握工作主動權。以誠待人,以心換心地開展前瞻性工作。根據不同情況,采取“請進來”、“走下去”的形式座談交流,化解有可能釀成群體訪、越級訪的信訪事項。電話訪依然是走訪的一種補充形式,把了解的信息情況主動地通知來訪人員,講清道理,是杜絕重複訪的一種有效方法,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新形勢下,如果依然用老眼光去看待信訪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用老辦法去處理新問題新矛盾,就不能適應形勢的變化和發展。因此,隻有不斷的 “創新”才是做好信訪工作的法寶。
企業中的信訪幹部必須要深刻理解黨和國家的政策,同時還要具備相應的法律知識及運用能力;不但要十分熟悉信訪業務知識,而且還要具有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和一定的訪談藝術技巧及心理學知識。對工作要嚴肅認真,充滿熱情,要用“群眾利益無小事”來創新指導信訪工作。做好國有企業信訪工作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尤為重要:
1.正確引導。要切實增強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按照“熱情、依法、負責、奉獻”的要求,加強學習,勤奮工作,始終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和良好的工作作風,營造穩定、和諧、健康、文明的良好環境。首先是要當好“指路燈”,說服來訪人員克服專找“大領導”的趨上心理,引導按合法的信訪秩序,逐級上訪。其次是要當好“減壓閥”,引導來訪人員克服膨脹欲望,以合法的形式文明上訪。然後是要當好“谘詢站”,引導來訪人員克服有了問題不找管轄單位及部門專找企業高層領導的傳統心理。
2.熱心接待。對群眾來訪始終堅持文明熱情接待,做好來訪筆錄。在和信訪人溝通的過程中,要熱心、貼心,使他們能夠正確、正常表達。同時要遵守信訪工作人員守則,顧大局、識大體,主動熱情地搞好同有關單位、部門的協調與合作。對職工群眾提出的各種問題訴求,凡是合理的可以解決的,要采取有效辦法、及時處理。對於不合理或遇政策障礙目前不能解決的,要把具體情況和實際困難向職工群眾說清說透,取得他們的理解和信賴。對來訪人員反映的情況、提出的建議、意見,有利於改進工作,促進企業和諧發展的,要表示感謝。對一些涉及政策層麵,訴求事項合理但缺乏政策、法律依據的,要做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對應當通過訴訟、仲裁等法定途徑解決的,必須要向來訪人員講清原由並給予力所及的幫助。
針對部分信訪當事人堅持過高要求,信“訪”不信“法”,要始終麵對麵地與當事人進行溝通,宣傳相關政策、法規,做到以情待人,以情感人,以靈活的工作方法深入細致地進行調處化解。如公司下屬某單位有位與企業解除勞動關係人員,多次來訪反映生活困難要求幫助解決。我們經過多方努力,幫助其在長興縣一家民營企業就業,然而幹滿一個月,結算好工資後他就辭職了,等錢化光了他又來上訪。對這位來訪人員盡管我們有“恨鐵不成鋼”的看法,但仍然是熱心接訪,並耐心細致地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又多次幫助其解決就業問題,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最終使其本人認識到:隻有努力工作,自食其力,自己的命運,自己主宰,他才能有穩定的生活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