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州天河科技園軟件企業集群的情況看,創新鏈並不完整,絕大部分企業缺乏核心技術,軟件企業隻集中於低端應用軟件領域的開發而係統軟件和支持軟件則主要靠從發達國家購買。羅伊斯(Royce,1970)提出的軟件開發瀑布模型,將軟件開發過程主要劃分為六大階段:概念化階段、需求分析階段、設計階段、編碼階段、測試階段和支持階段(李興華 蘇啟林,2003)。總體上講,企業群體都處於研究開發活動價值鏈的下遊,從事需求分析、設計等高價值環節活動的能力弱,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的同質化現象嚴重,重複建設和惡性競爭現象普遍。這意味著這些高新技術企業集群係統處於近平衡態。
(2)企業形態差異。對於企業集群各層次的子係統而言,企業是其直觀性、綜合性最強的子係統。企業形態——包括規模、組織結構、實施戰略、企業文化之間的差異引起集群多樣化,這種多樣化是集群各種要素組成結構的重要指標,不僅反映集群的組織水平,而且可以通過結構與功能的關係反映集群的整體功能,是判斷係統偏離平衡態的重要側麵。單從企業規模分析,在矽穀中有市值 1 000 億美元以上的英特爾、惠普等產業界的巨人,但更多的是由具一技之長的專業人士創立的中小企業。即使生產規模擴大、產品多樣化以後,企業也力求保持早期的創業精神和應變能力。以惠普公司為例,在躋身於全美500家大企業以後,惠普的各個生產部門仍保持半獨立狀態,享有高度的自主權和技術自由,各自負責從產品開發、工業設計到製造銷售、人事任免等全部活動,並有權決定是否與外界合作。而且,這種獨立單元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再次分裂,總保持各個部門的專業性和開放性,以便繼續不斷創新。
在矽穀密集的社會網絡和開放的勞工市場的基礎上,各公司為了彌補與領先者之間的差異,而開展激烈的競爭,同時通過非正式的交流和合作,相互分享技術和變化中的市場營銷方法。係統內各要素之間密切的相互作用,是企業集群發展的內部動力,使集群能快速地適應環境。矽穀企業之間的差異引起集群多樣化,技術、人力資源的差異性也在企業這個載體中得到體現,除此之外,競爭戰略、所有製結構、投資規模、品牌形象、文化觀念及其他各種資源和能力都是企業差異化、多樣化的重要原因。企業的多樣性,大大豐富了企業在技術、管理、經營理念、文化背景等方麵的差異,決定了企業必須不斷學習、求得生存,是矽穀企業集群遠離平衡態的又一表現。
築波科學城由於基本上是靠政府財政撥款建設,沒有風險和壓力,因此缺乏風險資本投入和融資環境,不能培育私人企業的發育和發展,使得整個科學城內部子係統的分化與發育緩慢,不能形成相互支持的多樣化機構。這裏的私人公司發展緩慢,到目前,私人研究機構和民間企業隻有250多家,並且私人研究機構隻能充當配角。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製的逐步完善,廣州天河科技園的企業形態日益多樣化。過去,由於中國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20 世紀90年代之前的企業,各地區高新技術企業的所有製結構單一。1998年12月,當用友軟件公司注冊成立時,中關村的高新技術企業還沒有一家私營企業,都是注冊成國有和集體兩種形式。用友公司成了一個“異類分子”。這種“異類分子”的出現,實質上是促進了中關村企業群體多樣化,打破了原有所有製結構的平衡態。20 世紀 90年代以來,廣州科技園內的民營高新技術企業迅速發展,中外合資企業的出現,跨國高新技術企業的湧入,大大豐富了企業在所有製結構方麵的多樣性,以及擴大了企業在技術、管理、經營理念、文化背景等方麵的差異。
(3)人力資源差異。知識的生產力和創新力是高科技企業集群發展的關鍵因素,而人才是更深層次的決定因素。這種差異和多樣化有利於集群內部人才、知識與信息的協同和整合,提升整體創造了有利條件。矽穀成功的一個根本因素在於對人才的巨大吸引力。矽穀擁有優越的地理環境,全年平均氣溫在60~80 華氏度以內,濕度適中,陽光燦爛,四季如春,是美國著名的陽光地帶;矽穀擁有無窮的商機,大量的高薪工作機會,合理的人力資本製度安排,矽穀企業普遍采取的購股選擇權(Stoc k Option)和授予股份的做法是讓員工拚命工作和不斷創新的核心內容和原動力。合理的製度使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不斷聚集矽穀,使矽穀內的人力資源不斷增強,多樣性不斷提高。矽穀是“新移民之穀”,是美國吸收外來移民最多的地方,為矽穀帶來了人種、文化習俗的多樣性。除此外,矽穀中研究開發、生產、銷售以及它們相應的行業,在商業功能的比例不斷發生變化,從而形成了不同專業行業集群。通過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矽穀行業集群的情況,可發現有四種行業集群在矽穀地區是高度集中的,這四種集群是矽穀在全球經濟中處於領先地位的核心行業。這四個行業是創新技術研發、行業服務、總部管理、技術製造;另外五種行業在矽穀並非高度集中,但對矽穀的經濟仍有重要的影響,它們是管理,安裝、維護、生產,銷售、營銷、分銷,衛生和人力服務,教育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