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競爭管理:強大內在力(10)(1 / 2)

吉列的這一策略,可謂“一刀四雕”:一是大批美國士兵,與吉列安全剃刀結下了不解之緣,其中很多人成了吉列的終身顧客:二是美國士兵客觀上成了吉列安全剃刀的歐洲市場的“義務宣傳員”:三是生產批量增大,全部產品的成本大大下降:四是以成本價向美國士兵出售產品這一舉措本身,受到美國各界的好評,這也是一次極好的提高知名度的宣傳攻勢。當年,吉列公司銷售的剃刀便達到100多萬把,售出刀片1.3億片。

到1920年時,吉列公司的觸角已經伸到全球,大約2000萬人都在使用“吉列”的刮胡刀和刀片。

1921年,“吉列”的專利權期限屆滿,也就意味著競爭的來臨。果然,5年過後,競爭者出現了——它就是在全球行銷“自動磨刀安全刮胡刀”的享利·蓋斯曼(HenryGaisman)。“吉列”的刮胡刀是用三根圓軸套住刀片上三個同樣大小的圓洞來固定,新的“蓋斯曼”刀片則帶有設計更巧妙更牢固的套洞,不但可以套在這種新刮胡刀的圓軸上,而且可以套在吉列刮胡刀的圓軸上。

競爭者詢問吉列公司的最高主管,是否願意購買他發明的新型改良式不易龜裂雙麵刮胡刀片的專利權。

吉列一口回絕了,蓋斯曼決定自己幹。

於是,擬訂了推出Probak刮胡刀與刀片的計劃。

“吉列”的反擊措施是推出一種新型刮胡刀,刀片利用與刀片齊長的橫條來固定(老式的洞還保留,以便維持消費者的念舊心理)。可是新的刀片卻不能裝在“蓋斯曼”的刮胡刀具上。

在這同時,或是由於巧合或是由於工業間諜的結果。蓋斯曼在吉列新設計的刮胡刀出現後的一周內,就把Probak專利刮胡刀改成橫條固定式。蓋斯曼經過退火處理後的刀鋒,其質量似乎優於吉列,這讓吉列匆匆忙忙也做退火處理後的刀片。

蓋斯曼的銷售額不斷增加,侵占了吉列的市場占有率。

吉列公司怎麼辦呢?

它剛為了推出新型刮胡刀而把大筆資金投入機具更新,銷售卻每況愈下。公司的投資報酬率迅速惡化。吉列公司的問題還不止這些,他們的高級主管的薪水太高,廣告費太高,廠房設施和研究發展都是最先進和最昂貴的。換言之,吉列的管理費用太高,並且不管銷售額有多少,都一直固定不變。因此,當銷售額下降時,每一把刮胡刀的利潤也跟著下降——急速下降。

1930年末,自負的吉列同意用自己的股票購進蓋斯曼公司,以免覆亡。然而有位審計員查核過吉列公司的賬簿之後,發現這家長期都享有高利潤的公司。已經到了瀕臨山窮水盡的地步。而到這項並購正式生效時。“蓋斯曼”已經聚集了相當多的吉列公司的股票,已取得這家往昔的競爭對手的控製權。它的產品以及一套新的生產技術,取代了老吉列公司的產品和生產技術。吉列公司以前的管理班底被放逐,吉列本人則忙著清償債務。他被迫放棄所持有的所有吉列公司的股票。

1931年,在世界經濟大蕭條的年代,金·C·吉列去世了。

吉列公司在金·C·吉列領導下,走過了30年輝煌的曆程。遺憾的是,它在一個一手創造和完全在自己控製之下的市場中,被一個小小的競爭者擊潰。

一句話點評:激烈的競爭是企業進步的砝碼。

管理不需要每一步都做好考證

一個園丁用最大的熱情和關心,不斷地掘地挖土,好像希望掘出寶貝來似的。這是一個熱愛勞動的人,一個茁壯的臉色紅潤的人;光是胡瓜,他就種了50個苗床。

園丁有一個自以為什麼都懂得的鄰居——一個高談闊論的、自以為是的人,一個一知半解的教員,他不過從書本上得到一點兒關於園藝的知識,就急於要成行成列的來播種胡瓜,而且自信他的菜園一定十分成功。他冷笑著對他的鄰居說道:

“我的朋友,毫無疑問,你工作十分賣力;可是我想好的那個計劃實行起來啊,你瞧,我就會遠遠地超過你的成績,跟我的那個比較起來,你馬上就會承認你的菜園是一片荒地。老實說,我真不明白你怎樣會從這片土地上搞出名堂來的,為什麼你的莊稼居然還會生長,我也捉摸不透;據我所知,你並沒有讀過一行書啊!”

“我沒有時間讀書,”他的鄰居說道,“幹這個啊,我隻知道勤勤懇懇的工作和實踐,一刻兒也不放鬆地堅持到底,就憑著這些,感謝上帝,我掙得了我的糧食。”

“你竟妄想嘲笑知識,你這個蠢才!”

“不,先生,你不應該歪曲我的說活的意思。你無論什麼時候想出了好計劃,我總是很願意來學習的。”

“那麼,你等到夏天瞧吧:那時候你就可以看到值得一看的東西了!”

“可是,先生,現在豈不是動手來做的時候了嗎?我在一個星期以前,就把我的胡瓜種上一些了,可是你一畦也沒有準備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