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競爭管理:強大內在力(4)(1 / 3)

企業可以推出具有鮮明“差異性”的個性商品。消費者的強烈的個性需求,使企業在推銷服裝、化妝品、禮品等各種產品時,都應考慮消費者的個性差異。同時,注重與消費者的情感溝通,通過銷售者與消費者的情感溝通來為商家提供良好的機會。如廣告中通過懷舊、鄉愁、童趣等情感訴求方式來增加人們對商品的情感投入,獲得良好的感情交流。

用“免費”和“贈送”來打動消費者,這很吸引一部分消費者,讓消費者在實惠中獲得對商品的良好印象。

運用包裝提供促銷的機會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當印有精美圖案和商家名稱的包裝袋出現在大街小巷時,往往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引起人們各種情感的湧動,從而使消費者對企業與產品留下深刻印象。

情感銷售的運用在個性消費日益突出的新經濟時代已成為跨世紀的市場競爭戰略的主導觀念,是現代市場競爭中的有力武器。

一句話點評:要千方百計地滿足消費者的個性需要。

改變對同行的看法

春天,一隻青蛙嫌居住的環境太差,決定搬家。它找到了一個小山的裂隙,就住下來了。然而,沒過多久,夏天就來了。炎熱的日子裏,青蛙的鄉村住宅被烤得十分幹燥,青蛙焦渴難耐。

倒黴的青蛙在裂縫裏向老天爺哀求道:“救救我吧,隻要大水泛濫山村,我就有足夠的水可喝了。”

老天爺說道:“你這個家夥太自私了,難道為了你這樣一小塊地方的利益,就應該把半個世界淹沒嗎?為什麼你自己不能搬個家呢?沼澤就在下麵呀!”

有許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犧牲別人的利益,這種人由於太殘忍,難免最終受到報應。

在企業與企業的競爭中,存在著成千上萬個經營著同類產品或服務的企業,而且都在為有限的市場份額進行著激烈的競爭,不是你多就是我多!

從企業進入市場那一刻起,就注定要與同行進行競爭。誰的企業不去與同行競爭,誰就沒法生存,這是非常客觀的事實。但在現代社會,“同行是冤家”這句話需要新的審視和考慮,因為在日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隻有與行業同仁交上朋友、進行合作,才能增強其實力,獲取其他情況下得不到的優勢,從而保持住自己擁有的市場份額。

其實,在激烈的競爭中,你的那些所謂對手,也麵臨著同你一樣的競爭壓力和諸多困難。所有的商人,在為發展企業經濟而參與競爭,與對手作生死拚搏的時候,別忘了他也有能幫你的時候!請記住一句話:把同行當對手,而不當死敵。

事典:雅馬哈欺人太甚被本田打敗

20世紀60年代,日本的本田公司靈活地運用了“先發製人”的手段取得在摩托車行業的霸主地位,產品暢銷全球,占領了世界主要國家的摩托車市場。當本田的領導看到摩托車的需求量趨於飽和時,本田公司掌握市場行情後,立刻迅速地轉向汽車生產,實行多角化經營。到1975年,汽車部門的收益已經超過摩托車,整個20世紀70年代,本田連連獲益。財務狀況日漸攀升。

就在本田大力發展汽車製造之時,日本新的摩托車廠家雅馬哈開始擴大生產數額。本田公司的國內市場份額在20世紀60年代期間創下了65%的最高記錄之後,開始走下坡路,1981年甚至降到了40%。與此相反,雅馬哈所占市場比重,20世紀60年代中期尚不足10%,可是到1981年,卻增加到35%左右,即把本田失去的份額全部占為己有了。

對本田公司來說,形勢不容樂觀。

就日本國內市場而言,雅馬哈已經逼近了本田。本田後來在國內的摩托車市場占有率又進一步降到38%,而雅馬哈則達到37%,兩者僅差1%。本田若再不加快腳步,雅馬哈將超過本田,奪得日本市場的霸主地位,進而成為世界最大的摩托車企業,這對本田來說將是一大威脅。

雅馬哈的首腦們被良好的形勢衝昏了頭腦,洋洋自得地認為,超過本田的時刻已經來到,決不能讓到手的機會喪失,一定要把強大的本田壓下去。

這時,本田公司為了在汽車部門打下基礎,從摩托車部門抽出了相當一部分資金,這樣一來,摩托車部門的力量就顯得比較薄弱,這正好給雅馬哈以可乘之機。雅馬哈的首領在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他們決定與本田一決雌雄,雅馬哈經理小池在1981年曾大言不慚地說:“本田正在拚命推銷汽車,有經驗的摩托車推銷員幾乎都集中在汽車部門,我們可以在摩托車上與它決一雌雄。隻要有生產能力,我就可以擊敗本田。”

雅馬哈萬事俱備,他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摩托車及相關的產品上。品種日趨齊全,生產能力不斷提高,進一步縮小了與本田的差距。20世紀70年代初,雅馬哈的品種是18種,大致為本田35種的一半。1981年,雅馬哈是60種,本田是60種,真是旗鼓相當。雅馬哈連續不斷推出18種新車型,超過了隻有17種車型的本田。

1981年8月,雅馬哈宣布開始建設年生產能力為100萬輛的新摩托車工廠。這個新工廠一旦建成,雅馬哈的總生產能力將達到400萬輛,超過本田20萬輛左右。假如雅馬哈的新工廠所製造的摩托車,在日本可以全部銷出的話,那麼,雅馬哈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就接近60%。因此,1982年雅馬哈宣稱:“本田和敝公司之間決定性的差距,在於我們強大的供給能力。我們既然是摩托車的專業廠家,當然不會老是屈居第二。一年內。我們將要成為國內最大的廠家,兩年內,我們要稱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