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權力管理:布局一盤棋(1)(1 / 3)

信任是最好的溝通

一個年老的牧人在牧場上看著吃草的驢,這時他聽見仇敵的聲音,而且越來越多,牧人趕緊要驢子和他一塊逃走。否則他和驢子都得被抓住。誰知驢子不慌不忙地說:“為什麼要逃走呢?你以為那個仇敵會讓我幹雙倍的活嗎?”

牧人回答:“當然不會。”驢子說:“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在意為誰服務,反正都是馱東西。”

顯然牧人和驢子在危機麵前無法達成一致,因為危機給牧人與驢子帶來的後果各不相同,牧人可能是大難臨頭,而驢子卻無所謂,因為它的命運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變化。

原因在於牧人對待驢子並不是很好,所以驢子對它的主人沒有任何忠誠可言,也就是說他從沒打動過驢子的心。其實人也是如此。平時你對待人家不怎麼樣,等困難來臨時期待人家替你著想,和你同舟共濟,是不現實的。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人的一切行動都受著感情的影響。很多企業的決策者懂得這個道理,在發揮人的作用時,重視感情的作用,他們對員工體貼入微、動之以情,使大家對企業的決策者予以信賴。反過來,企業領導人對員工也體現出處處信任、放手讓大家工作,這樣企業就會形成合力,創造出理想的業績。

事典:保羅·蓋蒂跟員工相互信賴

保羅·蓋蒂是一位善於取得員工信賴而他又信任下屬的人,這使在他成功的路上比較順利,也取得了較大成功。

在他創業初期就發生過許多他與員工互相信任,最終產生極好效果的事情。

曾經有一塊地在森林裏,所有者願意出租。很多石油公司嫌這塊地麵積不大,且道路不易鋪設而放棄它。保羅·蓋蒂和下屬到現場看了這塊地,發覺這裏是可以采出石油的。但保羅·蓋蒂經過分析,認為這塊地沒有前途,因為,第一,它的麵積比一間房子還小。第二,惟一通到這塊地的隻有一條小路,隻有4尺寬,沒有辦法把卡車開進去。第三,這塊地太小,不適合用一般的開采辦法開采。

因此,保羅·蓋蒂準備放棄租用此地,員工們也都沒說什麼反對意見。保羅·蓋蒂仔細想想,還是決定讓員工們討論一下,各抒己見,看看是否有辦法克服這塊地的缺點。員工們見老板如此信任大家,所以毫無拘束地議論起來,你一言我一語。不少主意就出來了。

“我想我們可以使用小1號的工具挖掘,”一位經過認真考慮的職工說。

保羅·蓋蒂得到了一點啟迪,他一直認為交通是這塊狹小油田的死結,現在這位員工想出使用小1號工具挖井。那麼亦可以考慮使用小1號的鐵路作為通向這油田的交通工具。於是,他順著那位提建議的員工的話說:“如果大家能找到人設計和製造出小1號的工具,我們公司就能下手在這塊地開采石油。當然,接著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怎麼使用小1號交通工具把那裏的石油運出來,請大家出些點子。剛才那位員工的主意實在太好了!”

保羅·蓋蒂如此一講,鼓勵了員工們開動腦筋想辦法。大家都是與油田打過交道的工作人員,既知道挖井采油的方法和難處,又練就了各種克難製勝的本領,每個人都有不少經驗和體會的。為此,大家無所約束地暢所欲言,把自己的看法談出來,你一言我一語。由小1號挖井工具談到小1號鐵路和火車問題,進而談及找誰設計和製造這些工具和交通工具的具體方案。

眾人拾柴火焰高。經過保羅·蓋蒂的一番激勵和鼓動。員工們為開發森林裏那塊含油豐富的小油田找到了一個完美的答案。大家確定用小型鐵路和小型器材進入那塊油田。1927年2月21日,蓋蒂石油公司終於在那塊地上挖出了第一口井,後來接二連三地挖出數口井,每口井都產出大量的原油,每天共產油17000多桶。從1927年至1939年間,這塊油田為保羅·蓋蒂賺了數百萬美元。

治眾是保羅·蓋蒂獲取成功的高招之一。他的治眾思想,即是治理、管理眾人的辦法。他認為企業管理的治眾十分重要,是企業造勢的根本。企業管理者必須學會調動被管理者的積極性,這樣才能實現更多的產出。他還認識到,隻有當管理者要實現的目標與被管理者的意願相符合時,才可能有效地調動被管理者的積極性。據此,他采取了許多辦法激勵企業員工,如給予不低於同行業的薪金和福利待遇,尊重和信任下屬,對有貢獻和有好主意的員工視貢獻大小給予獎勵等等,從而使企業“百將一心,三軍同力”,促進企業發展。

一句話點評:懷疑員工就是虐待員工。

多次重複就是滲透

一隻狐狸看見野狼臥在草上磨牙,便勸它說:“天氣這麼好,大家在休息娛樂,你也加入我們隊伍中吧!”

野狼沒有說話,繼續磨牙,把它的牙齒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問道:“森林這麼靜,獵人和獵狗已經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處徘徊,你何必那麼用勁地磨牙呢?”

狼停了下來回答說:“我磨牙並不是為了娛樂,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獵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時,我想磨牙也來不及了。而平時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時就可以保護自己了。”

做事應該未雨綢繆,居安思危,這樣在危險突然降臨時,不至於手忙腳亂。野狼反複的磨牙正是在滲透自己安全的思想,在磨牙的同時心裏在想著安全的結果,不至於一旦臨敵而身死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