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員工管理:把他們變成主人(5)(3 / 3)

“這批訂貨,我們不接。”

大家愣了。

“這是批高利潤的訂單。”

“這個我比任何人都清楚。但不接就是不接。”

許多人猜不透惠萊特的想法,普克德了解這個誌同道合夥伴的心思:公司人員不夠,加工這批訂貨要臨時增添12個人,合同完成後就要立即裁減。這不符合他們的“決不輕易辭退”的用人原則。惠萊特和普克德看重每一個員工,所以公司對員工實行“一經聘用。決不輕易辭退”的辦法。他們不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就不考慮員工的價值。

在實踐中,惠萊特和普克德又修訂了管理公式:人才=財富,而顧客是企業的財富之源。

因此,他們要求公司的每一個員工——人才們,要經常考慮使自己的活動圍繞著為顧客服務這一中心目標。而每一個員工為顧客服務的思想,首先表現在能提出新思路、新技術,在這個基礎上開發出受顧客所歡迎的新產品。

惠萊特說:“光有新產品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輔之以最好的服務——長期的、無故障的服務。以惠普的高素質人才,為顧客提供最好的服務,從而創造出最大財富。這就是:人才=財富。”

現在,再來看惠萊特和普克德的第二個管理公式:

博士+汽車庫=公司

這個公式又如何解釋呢?

還是聽聽惠萊特怎麼說的吧。

“我們公司尊重每一個員工。大家都是惠普的’博士’。我們尊重’博士’,讓“博士”充分釋放能量。每個員工的尊嚴與價值是惠普方式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惠萊特和普克德創造了惠普濃鬱的人本管理氛圍。他們鼓勵員工參與管理,既提倡個人的自由和主動性,又強調目標的一致性和團隊協作精神。

為了實現“個人的自由和主動性”與“目標的一致性”相協調,惠普實施“目標管理”政策。在這種政策下,人們能夠靈活地用自己認為最適於完成所承擔職責的方式,去致力於實現公司的發展目標。惠萊特認為:要實現公司的目標,必須得到員工的理解和支持,允許他們在致力於實現共同目標中有靈活性——這就形成了惠普的“目標管理”政策。

按照“目標管理”,惠普公司人事政策的基本原則是“分享”製度——分享目標管理體係中各個部門乃至每個人的責任:通過購買股票分享對公司的所有權。分享公司的利潤,分享個人職業發展的機會。以及分享由於生意偶爾出現下降而造成的負擔。

在惠普,“博士”太榮幸了。

那麼“汽車庫”是怎麼回事?

為了保持和發揚“團隊協作精神”,惠萊特和普克德著力營造整個公司內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協作的氛圍,使得惠普公司的全體人員像與創業之初“汽車庫”內的幾個人一樣,同心協力、融洽合作——這就是“汽車庫”式的方針。

“汽車庫”式的方針,還反映在惠普公司上下之間的融洽的管理關係上。除少數的會議室之外。公司的任何一級領導人都沒有單獨的辦公室。各部門的職員。都在一個大辦公室裏辦公——以利於創造上下級之間融洽合作的氣氛,以期每個人都能無拘無束地工作。此外,對包括董事長、總經理、部門經理在內的各級領導人,均直呼姓名,以利營造平等、親切的氣氛。

“博士”——設身處地地為員工著想,通過尊重每一個人,讓大家充分釋放能量。

“汽車庫”——“個人的自由和主動性”與“目標的一致性”相協調,彼此融洽合作。

這就是:博士+汽車庫=公司(惠普公司的發展)

一句話點評:尊重人才是企業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