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員工管理:把他們變成主人(5)(2 / 3)

以上六項特質是英特爾文化的表征。也正是在每日每日不停地運作中,成就了國際級的英特爾。

一句話點評:積極主動的工作是一個企業壯大的源泉。

給員工利益就是給公司利益

騎士與駿馬,在戰場上一同出生入死。因為打仗,騎士很關愛他的馬,準備充足的草料,精心飼養,把馬看作自己的救星。戰爭結束後,騎兵開始虐待戰馬,隻給它吃糠,讓它馱木材、拉磨、耕田,十分勞苦。後來戰爭又爆發了,騎兵又騎馬去打仗,可是馬已經體力不支,累倒在地上。它對主人說:“平時你那麼對待我,讓我漸漸衰弱成了驢子,現在怎麼可能讓我一下子從驢恢複到駿馬的水平呢?你還是走著去打仗吧,別無選擇。”

需要別人時,就對人好,一旦沒有了利用價值,就棄之不理,這種人品實在不高。“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這種行為無異於過河拆橋,不給自己留退路,真是自討苦吃。

在管理中對待部屬可不能這樣,否則以後將沒有人會替你出力,皆因為你的刻薄,自私!

員工的利益就是公司的利益,領導必須知道,公司裏的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每一項工作都是重要的。所以要維護公司的利益,先去滿足員工的利益。

1.員工的薪水不能太低,太低會使人才走掉。最好實行“底薪加浮動”的方式,使工作和效益結合起來。

2.尊重每一位員工的人格,不讓他們在心理上受到傷害。員工受到尊重,自然工作的幹勁十足,不會產生疲軟狀態。

3.實行獎勵補償製度,如果生產超過定額,應該發給較高的獎金,增加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4.決不輕易裁人,除非他犯了很大的錯誤,否則流水式的裁人對公司百害而無一利。

事典:惠普的用人原則

1938年,在美國的斯坦福大學工學院,威廉·惠萊特將設計出的電子管高頻振蕩器,拿出來向“無線電工程學”的老師特曼教授請教。

“你的設計很有價值,應該將它付諸實踐。”教授鼓勵他。

這讓惠萊特信心大增。這個時候,特曼教授所帶的另一個學生大衛·普克德願意同他合夥創業。年輕人說幹就幹,張羅起來。

沒有資金,這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

但兩個年輕人的頭隻疼了一會,因為他們向銀行借了1000美元,又向特曼教授借了538美元。

沒有場地——這回他們沒感到頭疼。很快他們就租用了一間破舊的汽車庫。“Hewlett—Packard”公司(簡稱HP公司)——惠普公司宣告成立了。

怎麼樣才能讓企業興旺發達起來——經過幾年的實踐,惠萊特和普克德在紙上推演出了兩條有趣的“管理公式”。

先看這第一個公式:

人才=資本+知識=財富

普克德說:“這個公式好是好。但要有個好的解答。”

惠菜特解答了:“人才就是資本。人才是知識的載體,知識是人才的內涵;人才是企業不可估量的巨大資本。而知識就是財富”。

“因而,對於企業而言,人才=財富。”

“說得好,算得也好,關鍵的是要做好。”

“對極了。”

惠萊特和普克德做的最多的是,讓員工們感受到,惠普的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每一項工作都是重要的。他們沒有食言,除了加強對員工的學習、培訓外。還十分重視全體員工的物質利益。在創業初期比較困難的情況下,惠普就對員工實行一項獎勵補償計劃:如果生產超過定額,發給較高的獎金。後來,又進一步推行“利潤分享”製度,鼓勵全體員工同心同德、共創輝煌。

惠普成立不久,正圖謀發展之時,一批軍事訂貨單送上門來了。大家興奮異常,摩拳擦掌,這個活幹下來,大有油水。但誰也沒想到,惠萊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