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這時,克羅克這個傳奇人物走進了聖伯了諾城的麥當勞餐廳,他一眼就認定麥當勞具有無限廣闊的前景,從而使麥當勞發生了曆史性的變化。
那是1954年的一天,克羅克作為經銷混乳機的老板,發現麥氏兄弟在聖伯丁諾市開的這家餐館一下子就定購了8台混乳機。以往可從沒有人一次就要買這麼多機器呀。出於生意上的需要,他認為必須弄清楚這是怎麼回事,就特地趕到了聖伯丁諾。
麥當勞兄弟開的這家餐廳,與當時無數的漢堡包店相比,外表上似乎無大大的區別。但是,麥當勞卻以其特別的方式震撼了克羅克。其時正是中午,小小停車場裏擠滿了人,足有150人之多,在麥當勞餐廳前排起了長隊。麥當勞的服務員快速作業,竟然可以在15秒之內交出客人所點的食品。這種作業方式,克羅克可從未見過。
“我從未為買一個漢堡包而排隊。”克羅克故意大聲說,以期引起顧客的注意。
“哦,”客人中立刻有人搭話說:“您也許不知道這裏的食品價格低、品質好,餐廳幹淨,服務又周到。何況速度這麼快,別看排隊人多,一會兒就能買到。我可是這裏的常客。先生,您不妨也試一試?”
聽了顧客這番話,克羅克馬上察覺到麥氏兄弟已經踏進了一座“金礦”。他立刻進店找到這兩個猶太人,問他們生意這麼好,為何不多開幾家餐廳?當時,他心裏盤算的還隻是混乳機,如果每家麥當勞餐廳都買他8台機器的話,他就會發財了。但是,迪克·麥當勞卻搖了搖頭,指著附近的山坡說:“你看到上麵那棟房子了嗎?那就是我們的家。我喜歡那塊地方,要是連鎖餐館開得太多了,我們就忙得甭想回家了。”
很顯然,麥氏兄弟身在“金礦”不識“金”。
克羅克憑著多年的經驗,意識到機會來了。他看準了麥當勞,決心開辦連鎖餐館。第二天,他就與麥氏兄弟進行協商。麥氏兄弟很快就答應給他在全國各地開連鎖分店的經銷權,但條件相當苛刻,規定克羅克隻能抽取連鎖店營業額的19%來作為服務費,而其中隻有14%是屬於克羅克的,05%則歸麥當勞兄弟。一心想幹一番大事業的克羅克,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個條件。
1955年3月2日,克羅克創辦了麥當勞連鎖公司。他的第一家麥當勞餐館同年4月在得西普魯斯城開張。9月,在加州的弗列斯諾市,第二家餐館也開業了。3個月之後,第三家餐館在加州雷薩得市建立。推銷員出身的克羅克,充分展示他那推銷的天才,開設分店的速度越來越快。到1960年,克羅克已經擁有228家麥當勞餐館,其營業額達3780萬美元,麥氏兄弟拿去05%——189萬美元的利金,而麥當勞連鎖係統這一年一共隻賺到77萬美元。隨著規模的擴大,麥氏兄弟抽查的利金將更多,而且根據當年合約的規定,克羅克不得對麥當勞兄弟設立的快速服務係統做任何變動,但實際上克羅克在經營中至少做了幾百次細小的改良。麥氏不得越雷他一步的規定,嚴重阻礙了麥當勞事業進一步發展。這就迫使克羅克下決心買斷麥當勞。1961年年初,克羅克和麥氏兄弟就開始談判出讓麥當勞權利之事。但麥氏兄弟出價驚人:非270萬美元不賣!其中兄弟倆每人100萬美元,交稅70萬美元,而且一定要現金。克羅克差點氣暈了,他放下電話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們明知他拿不出這麼多錢來而把價碼定得這麼高,其用心是很明顯的,就是不想讓克羅克擁有控製權。
克羅克考慮再三,權衡利弊,最終答應了麥氏兄弟的條件。克羅克和他的天才財務長桑那本,使出渾身解數,幾經反複,借貸到270萬美元,買下了麥當勞餐館的名號、商標、版權以及烹飪配方。至此,美國的全部麥當勞快餐店都歸於克羅克名下。雖然公司的名號仍叫麥當勞,卻與麥當勞兄弟毫無關係了。麥氏兩兄弟是麥當勞公司的創業者,但顯然不是做大生意的人。克羅克事後說:“他們比我年輕,可他們都歇手不幹了。而我可不能拋錨。”
在簽訂合約的最後文本時,麥氏兄弟出爾反爾,將聖伯丁諾的麥當勞餐廳排除在交易之外。他們對這個店頗有感情,它是他們建立的第一個店,也是整個麥當勞世界的發源地。克羅克雖然也把這個店看成是交易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但從大局考慮,隻好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