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經過普法戰爭和巴黎公社革命後,法國政局一片混亂,臨時政府首腦梯也爾緊急找摩根的父親有事相商。原來梯也爾想讓他包銷法國的全部國債,金額為25億法郎,約合5000萬美元,這在當時簡直算得上一天文數字。老摩根指示小兒子用一種新辦法:成立辛迪加,把華爾街上大規模的投資金融公司聯合起來,成立一個國債承購組織,共同承購國債。摩根深深被父親的高招所折服,在他以後的經商生涯當他不願獨自承擔風險時,就總是用這個辦法。
這種方式其實就是各機構分攤風險,來消化掉那5000萬美元的國債。當摩根開始行動時,就引起了輿論界軒然大波。大眾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而後來的事實證明,“聯合募購”的設想是成功的,摩根很輕鬆消化掉了那5000萬美元的法國國債。這一來,摩根的名聲大振,各種讚揚之聲不絕於耳。到了後來,對國債實行“聯合募購”幾乎就成了摩根所訂下的不成文的規矩,而摩根本人在這一行當中,自然就確立了而摩根想法與眾不同,他認為,此時去幫墨西哥一把,可以撈到更多的實惠,又為以後事業打下基礎。別人不敢做的事,做了才有豐厚利潤。
基於這些想法,摩根立即和德國銀行組織了辛迪加,認購了那些墨西哥公債,當然,實惠的條件是:取得墨西哥以油礦和鐵路權作擔保。事實證明,摩根的決策是正確的,這次行動,無論從短期長期看來,都為他帶來了不少收益。
還來不及清點墨西哥的收益,阿根廷又吸引了摩根的目光,阿根廷經過六年與巴拉圭的戰爭,元氣大傷,倫敦的哈林公司以阿根廷的廣大土地為抵押,購買了大量的阿根廷公債,然而財力有限,無法全部承購阿根廷的所有公債,這個機會讓摩根看見了,他覺得買阿根廷公債,既可以獲利,還可以維持其軟弱的政權,為將來開辟道路。於是,他毅然買下了阿根廷7500萬美元的公債。當然,他成功了。
最後,他居然把生意做到了“日不落帝國”。第二次布爾戰爭時期,遠征軍備受困擾,軍費龐大,偏這時德國要造海上一支龐大的艦隊。海上霸主大英帝國當然不能容忍,又展開軍備競賽。一邊開戰,一邊擴充軍備,英國財政頓時陷入極端艱難境地,這時窺探已久的摩根便慷慨伸出了援助之手,成為了全球第一帝國的債主,這需要多麼大的魄力和多麼厚的實力。在走穩了這一步後,信心十足的摩根又邁出了更堅實的步伐。摩根調用資金向世界擴張的過程中,是體現了許多他一生的理念精髓,比如:抓住對方的危機時刻,用表麵的援助換取長遠利益。還有巧用自己的優勢牽製別人。而體現的最充分的則是企業家借他人之力,為我所用的經營策略,這種方式的好處有很多:
完善企業實力: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是大而全的組織,總有擅長的,不擅長的,通過企業聯合,可以是不同優勢的組織找到一個共同的目標,例如:營銷公司聯合生產商。科技產業聯合研究所。在合作中實現雙贏的結果。
避免金融風險:企業聯合募購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在前途很不明了時,可以分擔風險,這樣,本來很凶險的事就用這種方式化解了,於是,聯合起來的團體可以進行大膽的投資舉措,不必有後顧之憂,很多大事都是在冒風險之中成功的。發揮企業潛力:有些企業是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和潛力的,但往往因為其他因素的缺乏,使之不能發揮出來,白白可惜了。比如,摩根最大的資本是他公司的信譽,然而他卻沒有大筆的錢進行大投資,於是,借他人之力,就是利用他人的錢,把自己的信譽發揮的恰到好處,於是,他的計劃也就實現了。緩解企業壓力:一個企業單槍匹馬幹成的事畢竟不如聯合起來做的大事,然而要成功,總小打小鬧不是偉人之舉,如果一味的自己蠻幹,隻會讓企業吃不了,兜著走。因此,適當的與人聯合,可以減少企業不必要的壓力,使精英群體用在刀刃上。
用這種方式也是很需要膽識的,首先,要明白自己的優勢在哪?別人的優勢在哪?自己能否有實力去借他人之力,因為一不小心,如果反被他人操縱則不是這種方法的初衷。其次,要明白借用的他人需要什麼?你能否讓他實現,如果他對你無所求,卻原意合作,就應該提防其中陰謀。最後,既然需要借他人之力,自然是自己的力量還不夠,所以也要格外小心,步步謹慎,不可使自己陷入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