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時刻操作大商道——摩根的經營機遇術(3)(2 / 3)

出於無奈,摩根再次被總統召入白宮,互相攤牌。當摩根深知國庫存金隻剩下900萬美元時,更是固執己見,並進而胸有成竹地說:“除了我和羅斯查爾組成辛迪加,使倫敦的黃金重新流入國內外,似乎沒有第二種辦法來解救陷於破產狀況的國庫了。現在,我手頭就有一張1200萬美元的支票沒有兌現,若是今天將這張支票兌現了,一切就都完了,要不要我在這裏拍電報,現在立刻彙到倫敦去呢?”

在這種威脅下,克利夫蘭總統不得不以去洗手間為名,每隔5分鍾就去與正在另一室等候的財政部長卡利史爾商量對策。摩根很清楚,若不使出硬的一手來,白宮不會輕易就範。因此,在同總統麵談時,也就“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拘小節”,“單刀直入”,步步緊逼。並且吸起總統討厭的雪茄煙,悠悠地等待著不能不做出的明智選擇。

結果總統在走投無路的情形下,不得不答應摩根提出的條件,白宮在華爾街麵前甘拜下風。當夜摩根即取出大量美元交給財政部,幫助財政部渡過了難關。摩根在向政府承包的公債價格與市場差價中就淨賺了1200萬美元,並且還安排了一項國際協議,在公債發行結束前,不用美元兌換英鎊,也不購買美國的黃金,這大大衝擊了《夏爾反托拉斯法案》。商場如戰場,經常為了利益互相廝殺,也有蠶食,也有占領,也有爭鬥,也有合謀。有些兵家之計用在商場上是非常有效的,敵人遭到嚴重危機之時,就應乘機獲取利益。因為剛強取勝柔弱。

談判中的應用:企業經營者離不開談判,而談判的特征之一是對抗性,談判雙方都希望贏得勝利,千方百計爭奪利益。談判者要想達到預期目的,需真正了解對方的情況,抓住對方的弱點,否則打的就是糊塗仗。摩根與總統談判,探知國庫存款甚少,陷入危機,便趁火打劫,逼得總統不得不答應他的苛刻條件,摩根獲得談判成功,並從中賺了大錢。

競爭中的應用:經營者為了使自己的企業和產品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雙方都希望贏得勝利,千方百計地爭奪利益,以達到預期目的。自己必須要真正了解對手的詳細情況,進行分析,認準對方可能會在什麼時候陷入危機,抓緊時機,強勢攻擊,必能取勝。或是認定對手有求於自己時,就可逼得他接受自己的苛刻條件,從中賺大利潤,發大財。

銷售中的應用:雖說銷售中如果趁火打劫,好像沒有人情,但這也有度的問題,再不違背商業道德的前提下,如果發現了消費者群體對於企業的弱勢,比如:用品的高度貧乏,但隻是供應有限,就可以趁火打劫,大賺一筆。當然,這需要非常細致的了解消費者的情況,過分了會損壞企業形象。可見,這個訣竅,最難的還是知己知彼。

摩根一生趁火打劫的功夫,簡直用的出神入化,說明,他深諳知己知彼,利用對方弱點的訣竅,不斷的在別人危機時趁機獲取利益,幾乎成就了他的整個擴張事業,從美國到法國,到阿根廷,到英國,到世界……一手調資有道,一手聯合募購摩根擅長於調集和利用各方麵資金,其實他的自有資金並不多,但他能調度掌控的資金往往高達幾十倍甚至成百倍,若沒有十分高明的手腕是不可能運轉自如的。1913年去世時,摩根的遺產不過8000萬美元。據傳洛克菲勒在看到這則消息時曾感慨地說:“摩根實在算不上是一個有錢人”,其時洛克菲勒的個人資產已超過了10億美元。不過老洛不得不承認,摩根調集資金的能力是自己所不能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