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管理工作的各種情況·可能采取的決策·調查研究·建議(2)(3 / 3)

電話交談的內容大致如下:

互相做自我介紹——20±5秒;

向受話人介紹情況——40±5秒;

進行討論——10±5秒;

結束語——20±5秒;

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

每天都要仔細考慮節約自己和下屬工作人員工作時間的新措施,布置自己的助手(助理)、秘書或專職人員係統地搜集、提供在報刊上發表的有本關部門的新情況,新消息。

早晨開始工作的第一項任務,應當是精確地列出工作日程表,確定優先解決的問題。

把意義不大的、第二位的問題先放下,每月集中3~4個小時專門去研究解決。

每月檢查一次下屬人員完成工作的自覺性和責任心,方法是重點地、仔細地檢查一項最要任務的完成情況。每次檢查後都要做出相應結論。

隨身攜帶兒張空白卡片,以便隨時記下一些成功的想法、構思、腹稿或者重要的觀察事實。

盡可能讓下屬人員多做工作、多承擔責任;特殊的專業問題一定要依靠專家解決。

不要大量增加信件往來數量,避免不必要的信息。

在休息日不要工作。

在解決困難的和重要的任務後,要讓自己休息一下,放鬆一下。

在一定的時間內集中精力解決一個主要問題,不要分散精力、事無巨細地什麼都管。

要經常翻閱、瀏覽各種書籍、報刊、工作總結、報告,並且應當很快地從中找到主要思想內容和結論。

注意分析自己的習慣和愛好,戒除與事業利益矛盾的習慣、愛好。

利用“接待時間”解決一些小問題,而且要做記錄。

遇到不順利或失敗的情況時,不要苦惱、抱怨和氣餒。

必須記住,“為了重要的事業,我們有充足的時間”。

要善於從瑣碎小事中擺脫出來。

身居要職的領導幹部,對本單位事業應當具有廣泛見解,首先應當把主要精力用在進行決策上,並組織下屬人員貫徹執行。如果領導者本人過分關心執行中的細節,那麼就會陷入瑣碎事物的圈子裏。

采取新措施的心理學原理

任何事物都在發展變化之中,這種發展變化是有規律的,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這些變化往往給人們帶來緊張或壓力,這也涉及到整個組織及其每一個工作人員。

當人們安定的日常生活被變化了的客觀事物打亂之後,所表現的情況一般經過如下明顯的五個階段:否定——憤怒——承認——意誌消沉——接受。

有些人,如牢騷滿腹的人對領導者所采取的任何一種行動方針,開始總是不舒服,不願意接受。因此,一位好的管理者應力圖預測到任何一種變化的後果,采取適當的辦法,使被領導者順利地接受下來。由於客觀事物的變化(或提出新的任務、要求),必然給人們帶來影響或壓力。如果領導者對這種壓力大小、影響程度預先能充分地考慮到,就容易避免出問題,就能夠以較小的代價,使得工作順利地開展下去。

每個人對外來壓力的反應程度是不相同的。為了使職工正常而愉快地勞動,避免壓力過大而影響身體健康和使心理上受到挫折,領導者應清楚地了解不同人抵抗壓力的極限,善於調節勞動生產率。

青年人,如二十歲到三十歲的職工,對外來的壓力反應較明顯,而年齡越大,雖然這種壓力增加,但反應並不太明顯。

如果領導者善於以心理學理論為指導,采用新的有效的辦法,就能使每個人適應任何變化。許多心理學家證明,80%的衝突、對抗、對外來壓力表現不正常狀況,是由於缺乏能力或者是由於個人之間關係不正常。

交往的準則

交際,這是一種雙方交流思想和信息的過程,它增進人們相互了解。能閱讀、寫作,善於表達思想,聽取意見,這都是人們應具有的重要本領,它可以促進人們搞好協作,共同工作。許多調查材料表明,各級領導幹部花費在各種交往的活動時間,占工作時間的比例,接近80%。

造成交際效率低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麵;對交往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思想上有不正確的觀念;報道、通訊、聯絡上的失誤;反饋手段的效率不高等。

對交往重要性理解不夠的領導人普遍的錯誤是認為下級領導人員、工作人員和工人不一定需要了解整個工作的情況。但是,調查研究表明,各級組織的工作人員都認為,在完成工作的十項重要的因素中,熟悉整個工作情況的重要性占第二、第三位。領導人員對下級工作人員提出的各種問題,應當做出認真的回答;如果領導人不做出說明解釋,工作人員往往就從不可靠的消息來源中去尋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