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管理工作的各種情況·可能采取的決策·調查研究·建議(2)(2 / 3)

發言計劃的內容應當包括;

基本觀點及其確切的表達形式;

基本思想的論證以及適當的解釋和說明;

論證說明提出的觀點、意見的作用,優點和不足,解釋其原因;

基本觀點的小結。

善於聽取意見

調查研究表明,聯係工作或交往時,采用口頭交談的方式比書麵方式大約多花費兩倍的時間。

直接工作聯係或交往,可采用非正式會談和正式會談兩種方式。這些工作交往形式的共同點是建立雙邊聯係的必要性。為此,承擔聯係工作的人就應當善於表達意見和善於聽取意見。交往的效果就取決於此。

心理學家確定出,有時我們聽別人講了許多話,可是什麼也沒聽見,常常會感到直至他們講話停止,才聽到了聲音。

為了在會議上聽懂和理解別人發言的內容,必須始終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而這是一種繁重的腦力勞動。隻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很好地理解別人發言的內容和思想觀點,並進一步分析好和記住他們的某些重要觀點。

保持連續不斷的精神集中對許多人來說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這是由於許多原因造成的。例如,注意力被分散了,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可能是發言人的外貌,他的嗓音、發音等等,也就是非同一般的外界因素。腦力活動的高速度可能幹擾思維知感,因為我們思考問題的速度比說話的速度快3倍,所以,我們在聽別人發言的時候,我們的腦子有很多休息時間,稍不留神就可能離開發言而注意到其它的事情上。

有時可能出現對他人的思想產生反感的情況,這時就很難注意傾聽他的發言。在會議上發言時,需要注意聽眾的反應,為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可以使用必要的反問和重複。如果考慮了這些因素對知覺的影響,就能夠研究和學會提高聽取發言的效果,同時也易於克服聽力的幹擾、和室內溫度、噪音、疲倦等因素的幹擾。此外,還需要學會排除思想意識上的幹擾,這種幹擾妨礙正確地理解、領會別人的思想,例如漠不關心,抱有成見,產生憂慮,對熱情洋溢的發言過分緊張等,都會幹擾正確理解發言者的觀點、內容。

有經驗的發言人、報告人還很注意轉變、誘導聽眾習慣的作用,例如,轉移聽眾對發言者外貌、嗓音或舉止態度的缺點的注意力,改變聽報告時不看報告人的習慣,改變聽眾對小事(腳步聲、幹咳聲)的劇烈反應等。當發言人提出與自己相反的思想或講話中用詞令人不快時產生反感,改變聽眾輕率評價議論、倉促拒絕聽完發言的習慣。在聽眾大腦“開小差”時,改變他們佯裝注意聽講的習慣;以及誘導聽眾詳細地記錄發言的要點等。

係統地分析了上述各種因素後,專家們歸納出有效地聽取發言的一些辦法,這就是:聽眾的積極姿態,在任何情況下都堅持聽完發言的精神,在聽取發言的過程中,保持聚精會神,目光集中,善於分析演講者的發言要點等,有助於集中注意力,提高聽取演說的效果。當人們預先知道演說很長,需要很多時間,就容易產生不願意聽完的思想。這時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聽眾認為發言確實沒有價值,不值得注意聽下去,因此注意力轉向其它事情上去了;第二種情況是,聽眾開始時很注意地聽取發言,但隨後感到發言確實沒有意思,才不注意認真聽講了。

主持座談會

主持座談會是一種藝術,它和當眾發表演講的藝術一樣,是可以通過學習、鍛煉而掌握的。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提高座談會的效果。為了使座談會開得生動、活躍,使參加者產生興趣,不僅需要內容適宜,而且需要形式恰當,座談時應當目視發言人,不時加以簡短的評語,微微地點頭,或以某種方式表現出對交談的興趣等;這樣做有助於消除談話時的拘束,使座談會順利地進行。應當注意,當提出座談的具體問題時,要做到不拘束、不勉強。恰當地提出問題,能夠使座談討論氣氛變得輕鬆、坦率,可以從各種觀點來探討問題,更確切地表達思想、意見和經驗,從而做到更全麵地了解情況,講明重要的事實,得出結論,做出決策。

隻要座談會的參加者都能積極地采取各種措施來實現上述要求,那麼,座談會就一定取得圓滿成效。

電話交談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長時間用電話交談並不能簡化工作問題的解決,所以,領導者必須恰當地、正確地利用電話來交談;電話接通後很快地答話,自我介紹,說明工作單位,(要電話的人自我介紹);要心平氣和、文明禮貌地進行交談,不要打斷別人的談話,要注意聲調、語氣,保持冷靜、不要輕易動怒;不要在預約別人來開會或處理緊急工作時打電話;如果在交談過程中要求提供證據,那麼就應當預先通知交談者,給予時間,準備好材料之後再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