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性的策略
教學方法與經驗研討
作者:楊霞
摘 要: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應體現有趣,有用,有效。要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就必須重視英語課堂教學,聚焦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從而有效地實現英語課堂教學。
關鍵詞:英語課堂;有效性;有趣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基本形式,加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是深化學校改革的基本任務,也是課程改革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證。小學生在剛接觸英語時,學習積極性普遍很高,但隨著課程難度的增大,越來越多的學生逐漸不喜歡上英語課。高年級的學生的厭學情緒尤為明顯。另外,相當一部分學生雖然經曆幾學期甚至幾年的英語學習,但英語能力並無明顯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有效性,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一位小學英語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下麵我就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有效性談幾點看法。
一、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動機
動機對於英語學習來說特別重要。學習是學生的任務,然而為了完成任務而應付學習的動機絕對是不正確的,我們的目的就是想讓學生通過英語掌握一些交際的手段,看到外麵世界的廣大,從而了解一個完全不同的異域世界。因此,一個良好的動機才是學生學好英語,或者說一切功課的關鍵。另一方麵,目前英語作為一門世界性的語言逐漸得到普及,在我們以後的工作和生活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如果英語能力弱,想要在未來的社會中站穩腳跟將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應采取積極主動的動機。
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有些學生總覺得學習英語很難,全是些單詞,句子,所以總是一提到英語就頭暈目眩,退而避之,從而形成了一種對英語的排斥心理。其實,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的心理狀態,情緒高昂時,效果倍增,情緒低落則效果微小。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如何才能激發學生參與的欲望和激情,除了教師個人良好的專業素質,飽滿的精神和豐富的肢體語言,我認為更打動和吸引學生的是新穎的教學方法和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它必然能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其中。在教學中,我盡量為學生創造能夠充分體驗、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過程。讓他們從中學到新知識,探究出新結果。如在進行食物類單詞和句型的教學前,我要求學生準備一些水果,糖果和飲料,設置成為購物的情景,孩子們不僅牢固的掌握了所有重點單詞和句型,而且真實的體驗了英語學習的樂趣。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習慣是教育力量的基礎,是教育活動的杠杆。”英語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由於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也就缺乏用英語交流的緊迫性,導致英語學習的削弱。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課堂習慣,從而幫助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對教師開展更有效的課堂活動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