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入剖析,揭示概念的本質
數學概念是數學思維的基礎,要使學生對數學概念有透徹清晰的理解,教師首先要深入剖析概念的實質,幫助學生弄清一個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也就是從質和量兩個方麵來明確概念所反映的對象。如,掌握垂線的概念包括三個方麵:①了解引進垂線的背景:兩條相交直線構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是直角時,其餘三個也是直角,這反映了概念的內涵;②知道兩條直線互相垂直是兩條直線相交的一個重要的特殊情形,這反映了概念的外延。③會利用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定義進行推理,知道定義具有判定和性質兩方麵的功能。另外,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概念解決問題,加深對概念本質的理解。
四、鞏固是概念教學的重要環節
心理學原理認為:概念一旦獲得,如不及時鞏固,就會被遺忘。鞏固概念,首先應初步形成概念後,引導學生正確複述。這裏絕不是簡單的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讓學生在複述過程中把握概念的重點、要點、本質特征,同時,應注意應用概念的變式練習。恰當運用變式公式,能使思維不受消極定勢的束縛實現思維方向的靈活轉換,使思維呈發散狀態。如“有理數”與“無理數”的概念教學中,可舉出如“π與3.14159”為例,通過這樣的訓練,能有效的排除外在形式的幹擾,對“有理數”與“無理數”的理解更加深刻。最後,鞏固時還要通過適當的正反例子比較,把所教概念同類似的、相關的概念比較,分清它們的異同點,並注意適用範圍,小心隱含“陷阱”,幫助學生從中反省,以及其對知識更為深刻的正麵思考,是獲得的概念更加準確、穩定和易於遷移。
五、注意應用,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對數學概念的深刻理解,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基礎;反之,也隻有通過解題,學生才能加深對概念的認識,才能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課本中直接運用概念解題的例子很多,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同時,對學生在理解方麵易出錯誤的概念,要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題目,通過練習、講評,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徹。
總之,數學概念教學對整個數學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數學概念教學中應努力通過揭示概念的形成、發展、鞏固和應用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