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初中語文的提問教學
教學方法與經驗研討
作者:王強子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誘導啟發藝術顯得尤為重要,一節語文課的優劣成敗,與教師能否成功地誘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著密切的關係。掌握提問的技巧,恰到好處的提問,有助於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覺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提問
一、問題的設置要有價值
有些教師由於對新課改在認識上不到位,對課堂教學也產生了片麵的理解,認為問題步步緊逼,環環相扣,就是好課。孰不知問題不分輕重巨細,一問到底,由滿堂灌變成了滿堂問,這也同樣不符合課改精神。當問則問,不當問則不問,更要避免那種“對不對”、“是不是”、“好不好”這種毫無價值的發問,這隻會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不利於培養學生積極思考,拓展思維,反而容易讓學生養成思想懶惰、不善動腦的壞習慣。問題設置要以教學目的為依據,緊扣教學目的和重點難點的問題才是學生真正需要的,也是教學必需的。高明的教師能巧妙地設計問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率。在此,需特別強調,教師要把語文真正上成語文課,問題設計也要符合語文課的要求,課堂提問要側重於學生語文知識的掌握和語文素養的培養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切記不要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曆史課、生物課。曾聽過一節安徒生的《醜小鴨》,教師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小鴨渴望遊泳?這絕非語文課上所要解決的問題。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藝術,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語文課堂上適時適度、而且富於藝術技巧的提問,能加快把知識轉化為語文素質能力訓練的進程,是發展學生思維、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為此,課前應精心設計好各種類型的課堂提問,形成有自己特色、適合學生口味的提問藝術風格,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課堂提問技巧
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僅會講,更重要的是會導,那就是要精心設計問題。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提問都能達到預期效果,這就必須要求教師的提問富有啟發性,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擅長設疑、擅長提問,備課時,教師必須要認真鑽研教材,抓住每一課的重點、難點和訓練要求,再結合學生的思維能力、認識水平、表達水平,提出恰當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提出巧妙,才能激發全體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能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在課堂上都處於積極思維狀態,能鼓勵學生有創意思考,產生自己獨特的個性感悟。在學習李漢榮的《山中訪友》時,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作者為什麼把進山看風景說成是山中訪友?引導學生探討本文的主題。在此以前,學生已經明白了,古橋、樹林、山泉、溪流、白雲、瀑布、懸崖……都是“我”的好朋友,問題一出,學生結合上麵的理解,很容易地把握住了文章的主題,體會到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也激發了學生們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的意識。提問題“巧”還表現在要適時把問題拋出來,同樣是上一個問題,如果一開始就提:題目《山中訪友》有什麼含義?學生可能會迷惑不解,遠不如提:作者在山中見到了哪些朋友?更易於引導學生理解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