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7:誠信貫穿保險銷售的始終
保險銷售是一種商業活動,一種直接麵對消費者的商業活動,銷售的是一個存在不可預知性的商品(客戶不能在簽單時確定發生事故時得到合理賠付),如果要把保險銷售做成一份有長久生命力的事業,就請把誠信貫穿於你從事這份工作的始終吧。為此,必須做到:
(1)實事求是,實話實說,無欺瞞,無虛假信息。
(2)關於誠信,有許多直接的案例能夠說明它的作用。
剛踏入保險行業時,張宇通過朋友介紹,結識了很多客戶。有一次,張宇準備去一個朋友家談保險計劃,朋友事先給張宇打了“預防針”:她老公對保險銷售員很反感。朋友此言的目的是讓張宇做好心理準備。
要強的張宇暗下決心,就從這個家庭開始改變保險銷售員的公眾形象。到達朋友家後,張宇使出了渾身解數,消除男主人對保險銷售員的厭惡感。在張宇開始為這個朋友設計保單時,男主人問張宇:“你們公司的營業執照的有效期是多少年?”這個看起來與保單無關的問題把張宇難住了。
於是,張宇很誠實地回答:“這個我確實不知道,但是我可以非常負責地向您保證,我回去後會立即問我的領導,並將有關文件的複印件傳給你。”回到公司後,張宇向同事詢問此事,最後,公司高管把具體年限告訴了張宇。得到答案並查看相關文件後,張宇將文件傳真給了這個客戶,客戶最後沒有再問什麼,便與張宇簽訂了保單。
事後,這個客戶告訴張宇,原來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他早已知道保險公司執照的使用期限,之所以問張宇,隻是對張宇的誠信的一種試探和考驗。在張宇之前,他問了很多保險銷售員,他們都是胡亂作答。
就這樣,一句“不知道”給張宇換來了一張保單。後來,這個朋友又給張宇介紹了很多客戶,簽下了很多保單。
當今社會,客戶在購買保險的同時,投保人與保險公司之間的各種糾紛越來越多,保險糾紛在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投訴熱點之中是有排名的。大多數保險銷售員在通過熟人、親友的介紹後向客戶介紹保險產品時專挑好的說,不能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而是肆意誇大其詞,盲目地承諾和擴大保險範圍,放大保險功能,甚至有些保險銷售員專門通過別有用心的向客戶獻殷勤來掩蓋保險產品的缺陷。這樣做很明顯違背了其應該遵守的誠信原則。
事實上,當客戶購買了保險產品和服務後,就等於明確了保險公司和客戶之間的一種互為權利和義務的責任關係。無數事實也已經證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服務已經越來越成為各家保險公司的“軟實力”,成為各家保險公司綜合實力的最終考量標準。歸根結底,保險公司不是靠業績生存、發展的,而是依靠千千萬萬客戶而生存、發展的。如果說保險公司是“舟”的話,那麼客戶就是“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拋棄客戶的保險公司,最終也將被客戶所拋棄。
上述案例警示每一位保險銷售員,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不管我們能不能拿到保單,都必須講究誠信。保險銷售以誠信為根本,是保險銷售員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製勝法寶。而最大的危險也恰恰在於為多謀一份保單多賺一份紅利而鋌而走險“欺騙”客戶。“欺騙”銷售也許能滿足保險銷售員暫時的個人利益,其長遠利益也得不到保障,而保險公司作為最大的受害者會在“風波”中失去社會的公信力,從而讓企業形象大打折扣。因此,隻有堅持誠信原則,保險銷售員才能從根本上贏得客戶的認可。而任何以欺騙為手段謀取到的利益都是暫時的、虛假的,也是不穩固的,最終它隻會讓保險銷售員及所在公司失去更多。關於這一點,在售後服務過程中,保險銷售員一定要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