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奢侈品導論(2 / 3)

盧曉也認為奢侈品具有六大特征:絕對優秀的品質、高昂的價格、稀缺性和獨特性、高級美感和多級情感、悠久的曆史傳統和傳奇的品牌故事、非功能性。

劉硯認為,奢侈品有八大基因:品質卓越、身世顯赫、個性獨特、領引潮流、價格震撼、人氣火爆、內外有別(大眾知曉,小眾感受)、家族龐大(產品品類多)。

楊明剛認為,奢侈品具有十大特征:稀缺性、時代性、文化性、類別性、地域性、符號性、差異性、炫耀性、體驗性和產業性。

(2)大量的詞彙。在歐美,描繪奢侈品的詞彙有很多,有人將其歸納合並為30種,這些詞彙既表現了奢侈品本身的特征,也表現了奢侈品為消費者帶來的情感體驗特征。但是,由於數量太多,難免包括一些非奢侈品的特征。

在中國,描繪奢侈品的詞彙也有很多,2005年《21世紀經濟報道》曾經進行一項奢侈品調查,使用的詞彙主要是描述產品本身層麵的特征,共有20個:頂級設計師設計、設計前衛、領導潮流、做工精細、手工製作、質量優異、名人明星代言、價格昂貴、品牌曆史悠久、豪華尊貴、限量生產、有收藏價值、最好的材料製作、有藝術價值、彰顯個性、細節完美、服務給人尊貴、量身定做、傳奇故事、創意令人稱道。

(3)產品的描述。對已有的研究成果,進行符合邏輯的歸納是困難的。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分析工具。馬克·E·佩裏(Mark E。Parry)認為,產品包括內部屬性和外部屬性,內部屬性指產品的材料、工藝和形態,外部屬性包括品牌、包裝、服務和價格。我們按照產品的屬性內容,在借鑒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歸納出奢侈品的七大特征。

(3)顧客的感知。如果我們把這7個屬性特征進行產品整體層麵的歸納,就會得出顧客實際感知的五大特征:極品性、藝術性、稀缺性、聲譽性、昂貴性。

第一,極品性。這不是指一般的優質,而是優秀的含義。這是奢侈品的首要特性,不僅包括質量優秀,還包括材料、工藝、設計等方麵的優秀。例如,路易威登行李箱,由於優質的選材、藝術化的設計、工匠式的製作,非常適合顧客長途旅行攜帶。這種極品性,使其價值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降低,反而會提升。

第二,藝術性。真正極品的東西,一定是藝術品。奢侈品,是“設計師將自己的創作靈感和對生活的感悟,完美地與產品功能性結合在一起,通過美的表現形式傳達給顧客,使顧客在使用產品的同時,能夠進入美好的夢想世界”。“從這個角度而言,奢侈品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例如愛馬仕於1937年生產出第一款絲巾後,每年都由藝術家設計出10餘款不同主題的絲巾,這些絲巾既是實用品,也是藝術品,甚至有人專門買來用於收藏。奢侈品,與藝術品的差別在於不是孤品,而是多品,同時又不是大眾化商品。

第三,稀缺性。極品和藝術的東西,一定是稀缺的。這種稀缺性可能來源於材料的稀缺、工藝的稀缺、設計的稀缺、限量版等一種原因或多種原因。人們總是追逐稀缺的東西,擁有稀缺的東西成為區別於較低社會階層的重要標誌之一。例如愛馬仕的鉑金(Birkin)包,是專門為法國女歌星簡·伯金(Jane Birkin)設計的,後成為愛馬仕的經典產品,一個皮包的完成時間為3個月,通常在訂購了後,要6個月到1年後才能取到貨的。顧客越是等待,越是感覺它的珍貴,越有占有的欲望。由於沒有了稀缺性,一些奢侈品成為了大眾品,如皮爾卡丹和華倫天奴等。

第四,聲譽性。極品、藝術並稀缺的東西,一定是具有很高的聲譽。很高的聲譽並不一定代表知名度很高,因為其知曉人數不及可口可樂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國際性品牌,但是與銷售額相比,知名度較高,即奢侈品品牌的營業額可能很小,但是廣告和宣傳可能覆蓋全球,因此具有較高知名度。這裏的知名度是指極品、藝術和稀缺方麵的知名度,否則僅是知名度,不會轉化為聲譽。這種品牌聲譽會帶來價值。2008年9月19日美國《商業周刊》雜誌與國際品牌集團共同發布“2008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路易威登品牌價值名列第16位,數值為216億美元;古琦名列45位,數值為45億美元;香奈兒第60位,數值為63億美元;勞力士第71位,數值為49億美元;愛馬仕第76位,數值為46億美元等。

第五,昂貴性。極品、藝術、稀缺和有聲譽的東西,一定是昂貴的。同時,昂貴也可以保證極品、藝術、稀缺和聲譽的實現。這種昂貴產生的原因,大多不是由於功能與其他產品有什麼不同,而是功能之外的附加價值使其變得昂貴,功能之外的附加價值還是指極品、藝術、稀缺和有聲譽。卡地亞手表和卡西歐手表在計時功能上沒有差別,但是價格相差甚遠;萬寶龍筆和晨光筆在書寫功能上沒有差別,但是前者比後者價格要貴上成千上萬倍,原因就在於此。

3.奢侈品的消費符號

符號消費,是指在消費過程中,消費者除消費產品本身以外,而且消費這些產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義、心情、美感、檔次、情調和氣氛,即對這些符號所代表的“意義”或“內涵”的消費。符號學認為“每一個符號均由‘能指’(signifier)——即意象、客體或聲音本身(符號的這部分具有物質形式)和‘所指’(signified)——即符號所表示的概念這兩部分構成。”奢侈品也是如此。

奢侈品的所指是告訴消費者:奢侈品是什麼?通過消費品外觀上的示差符號(物的第一層次符號),如造型、色彩、圖案、包裝等,傳達了產品本身的格調、檔次和美感,它是消費過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有人認為奢侈品的所指主要有三個方麵:特殊產品、訴說品牌和個體修飾。

奢侈品的能指是告訴消費者:自己是什麼?通過消費品的地位象征符號(物的第二層次符號),如消費品所代表的社會地位、身份和品位(即社會含義),以及與之相連的自鳴得意等心理體驗,來表現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它是消費的對象和內容。有人認為奢侈品的所指主要有三個方麵:角色標誌、階層象征和價值實現。

1.2 奢侈品類型

由於人們對奢侈品概念的理解不斷變化,導致對其內容和範圍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因此,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把奢侈品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1.依商品類別進行分類

一提起奢侈品,人們習慣想到服裝、女包和珠寶首飾,其實,無論是古代的奢侈品概念,還是現在的奢侈品概念,都涉及更加廣泛的範圍。

(1)奢侈品協會的分類。根據法國精品協會(Comite Colbert)和意大利奢侈品協會(Alta Gamma)的觀點,奢侈品可以劃分為:高級時裝、珠寶和首飾、香水和化妝品、時尚配件、裝飾和桌上用品、葡萄酒和烈酒、高檔餐廳和酒店服務,除此之外還有高檔轎車、私人遊艇、私人飛機以及私人銀行服務等。

(2)奢侈品排行榜的分類。2005年世界品牌實驗室,曾經推出“世界頂級奢侈品100品牌排行榜”,該榜把奢侈品分為10個類型:服裝和時裝、腕表、汽車和摩托車、飾品(包括皮具、箱包、眼鏡、筆和手袋)、酒店、名酒、化妝品和香水、珠寶、雪茄和其他(旅行信用卡、音響和咖啡店)。

《福布斯》雜誌曾經連續多年推出“世界頂級奢侈品牌排行榜”,每年包括的內容和分類有一定的差異,2006年的該榜把奢侈品分為6個類型:汽車、遊艇、洋酒、手表、珠寶和服裝。

(3)奢侈品專家的分類。帕米拉·N·丹席格(Pamela N。Danziger)認為,奢侈品分為家居奢侈品、個人奢侈品和體驗奢侈品。家居奢侈品包括家用電器、床上用品、廚房用具、家用器皿、藝術品和古董、園藝品等;個人奢侈品包括服裝和飾品、珠寶和手表、香水和美容品、汽車等;體驗奢侈品包括娛樂、旅行、美容按摩、房屋清潔、園藝設計和室內裝潢等。按此觀點,奢侈品並不限於服裝、飾品和珠寶等類別,而是包括吃穿用住行或是吃喝玩樂的各個方麵;不限於有形產品,而且也包括無形的服務及娛樂活動等,隻要具備奢侈品的四大特征就都可以列為奢侈品。

但是也有學者持狹義的觀點,認為奢侈品隻能是那些一直保留物質形態的產品,一方麵它們不會因消費而消失,另一方麵它們也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使用而貶值,相反會因為放置和使用越久,價值越大。按此觀點,奢侈品類型沒有無形的服務或活動,也不包括隨著使用消失物質形態的香水、化妝品,以及食品、煙酒等。

2.依消費感受進行分類

近幾年,一些專家基於對消費趨勢的變化和消費者感受的研究,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新奢侈品。這一概念的提出,使奢侈品自然地分為新奢侈品和傳統奢侈品。

(1)新奢侈品。“新奢侈品”一詞,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義,通常是指新潮並且是可以買得起的東西。傳統奢侈品是從物品本身定義的,通過產品固有屬性、質量和特征來體現它的奢侈,它是關於廠商的產品(名詞);新奢侈品是從消費者的感受和體驗來定義,它是關於消費者的體驗(動詞)。另外一種解釋是,新奢侈品是一種質優、價高,能夠批量生產,工藝上乘,主要用來滿足受價值驅動人群的產品,它介於普通消費品與奢侈品之間,遊離於奢侈品的邊緣。

新奢侈品的特征是:優質中價、批量生產、滿足情感。代表性產品有:星巴克(Starbucks)咖啡、斯沃琪(Swatch)手表、阿迪達斯original限量版運動鞋、蘋果Ipod、李維斯(leivs)的限量版牛仔褲和依雲礦泉水等。對於它們,很多顧客買得起、買得到,又令人神往。購買完全不用計劃,隻是滿足某一時刻情感的需要,或是對某種品牌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