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06年《達·芬奇密碼》上映時,其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吸引了眾人的眼球,然而股票市場引人注目的類似懸疑大片也層出不窮,像銀廣夏、藍田事件……還有本文要講的杭蕭鋼構。
從2007年2月12日到3月16日,名不見經傳的杭蕭鋼構(600477)連續10個交易日漲停。比飛漲的股價更讓眾人感到離奇的是推動股價上漲的原因——344億元的安哥拉建設項目合同以及杭蕭鋼構若隱若現的信息披露方式。於是,關於合同是否真實存在、杭蕭鋼構是否有能力履行合同、乙方中基公司為何許人、是否有人操縱公司的股價的猜測和質疑被傳得沸沸揚揚。與此同時,媒體和證監會也開始關注這隻牛股。
經過監管部門的深入調查和媒體的不斷跟蹤報道,截至2007年6月,整個事件的內情終於大白於天下。2007年2月,杭蕭鋼構擬簽訂344億元的安哥拉建設項目合同,公司董事長單銀木為了鼓舞士氣,一不小心泄露了這一重大內幕消息。杭蕭鋼構現任證券事務代表羅高峰、前任證券事務代表陳玉興等中高層管理者利用職務之便勾結外部投機者王向東等進行內幕交易。
這到底是一出喜劇還是一出悲劇?從故事的整個過程來看它更像一出鬧劇。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出鬧劇無疑向杭蕭鋼構的管理層敲響了警鍾,讓其更加關注企業運營中存在的風險。同時,它也值得我國眾多的企業深刻反思。
杭蕭鋼構的天價訂單與違規之路
花絮
2007年2月12日至3月16日,杭蕭鋼構連續10個交易日漲停。期間,公司於2月15日和3月13日公告稱與中國國際基金公司簽訂344億元的安哥拉建設項目合同。
3月17日,《成都商報》以“杭蕭鋼構:巨額訂單+10個漲停懸疑重重”為題,率先在全國報道了杭蕭鋼構10個漲停涉嫌內幕交易的事件,隨即引起全國媒體的跟進追蹤。
3月19日起,杭蕭鋼構連續停牌。
3月21日晚,證監會緊急開會,對杭蕭鋼構事件做出調查安排。
4月2日,杭蕭鋼構發布公告,稱已收到第一批合同款項,但後續合同存在不能繼續履行的可能性。公司股票同日複牌,並意外漲停。
4月4日,在連續兩天漲停後,杭蕭鋼構再次提示合同風險及簽下其他合同的公告,公司股價大幅高開,但一分鍾後即被交易所緊急停牌,稱因重要公告,盤中停牌。
5月11日,上證所公開譴責杭蕭鋼構及董事長等人。
5月14日,杭蕭鋼構披露證監會已向該公司及相關負責人共開出70萬元“罰單”。
6月11日,浙江省公安機關對涉嫌泄露內幕信息罪的犯罪嫌疑人羅高峰,涉嫌內幕交易罪的犯罪嫌疑人王向東、陳玉興執行逮捕。羅高峰為杭蕭鋼構證券事務代表,陳玉興為其前任。
開端:344億元的合同催生股價翻番
2007年2月12日到3月17日,杭蕭鋼構(600477)連續10個漲停板,股價從4.14元漲到了10.75元,累計漲幅159%,可謂是這一段時期市場最大的牛股。而其連續漲停前,股價走勢並不顯山露水,成交量也不大,根本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2月12日,該公司公告稱,與中國建築一局(發包方)簽訂《京澳中心地上鋼結構加工、製作合同》及《京澳中心地上鋼結構安裝合同》,合同總價款1.47億元。當天,杭蕭鋼構漲停。但在當天漲停的眾多個股中,杭蕭鋼構的表現並沒有引起人們多大的關注。接下來的幾個交易日,杭蕭鋼構天天封死漲停,成交量越來越小,一隻牛股逐漸顯露崢嶸。
2月15日,公司終於就近期暴漲發布公告。公告稱,公司正與有關業主洽談一海外建設項目,該意向項目整體涉及金額折合人民幣約300億元,分階段實施,建設周期大致在兩年左右。若公司參與該意向項目,將會對2007年業績產生較大幅度增長。公司尚未正式簽署任何相關合同協議。
原來天天漲停是衝著這個來的,而此後還一直沒打住。2月27日,滬深股市暴跌,當天,杭蕭鋼構卻很湊巧地以“因有重大事項披露”而停牌。
3月13日,公司正式宣布拿到了344億元的合同——公司作為賣方及承包方與買方及發包方中國國際基金有限公司(下稱中基公司)簽訂了《安哥拉共和國—安哥拉安居家園建設工程—產品銷售合同》、《安哥拉共和國—安哥拉安居家園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產品銷售合同總價計248.26億元,施工合同總價計95.75億元,合同總額達到344億元。
一個超級“餡餅”砸到了杭蕭鋼構的頭上,一個驚天大合同催生了杭蕭鋼構這隻超級牛股,而媒體和相關部門的質疑也接踵而至。
發展:天價訂單遭受各方質疑
◇誰是股價背後的“黑手”
誰是推動股價瘋漲的始作俑者?有記者搜集了2月12日到17日的交易信息。2月13日,長江證券上海東方路營業部以1207萬元的成交額名列當日買進席位第一,而排名買入金額二到五位的營業部的成交額僅在270多萬元到22萬元。
2月14日,上證所公布了杭蕭鋼構2月12日到14日的交易信息,3個交易日中累計買入金額排名第一的營業部為長江證券杭州建國中路營業部,買入總額為3563萬元,而累計買入排名第二的營業部卻是成交額不足353萬元的西南證券杭州慶春東路營業部。2月13日買入1207萬元的長江證券上海東方路營業部神秘消失了。
記者請一位私募基金經理李先生仔細研究了杭蕭鋼構的交易數據,分析顯示在2月12日到14日,長江證券兩家營業部一共買入4700多萬元,與杭蕭鋼構這三天總成交金額6843萬元相比,占了近七成的比例,出手如此之重,完全是胸有成竹。
記者通過調查得知長江證券杭州建國中路營業部與杭蕭鋼構同處於杭州市,其前身為大鵬證券杭州建國中路營業部,在大鵬證券破產關閉後經紀業務被長江證券接收,但大鵬證券恰恰是杭蕭鋼構上市時的主承銷商。雖然這並不意味著上市公司有內幕交易的可能,但信息被市場提前獲知就不是沒有可能了。
17日上證所交易公開信息顯示,長江證券上海東方路證券營業部再度上榜。而這一次,其名列賣出榜首位,17日共計賣出7970.6萬元,約740多萬股。
到此為止我們雖然不能斷定長江證券是興風作浪的幕後高手,至少我們可以斷定它和杭蕭鋼構的股價有關。
監管部門的關注
引起投資市場高度關注的“杭蕭鋼構300多億元合同事件”同時也受到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及浙江省證監局的密切關注。
3月19日,上證所已經對杭蕭鋼構實行了停牌處理。有關方麵表示“杭蕭鋼構)信息一天不披露清楚就不可能複牌”。
浙江證監局有關人士也表示“正在高度關注杭蕭鋼構交易事件,並正在作進一步的深入了解”。
而杭蕭鋼構方麵也像擠牙膏似的進行說明,但截至3月20日16時,公司方麵仍然沒有拿出令交易所信服的杭蕭鋼構複牌理由。據悉,對於300多億元的合同的交易資料,杭蕭鋼構僅能拿出的是該公司與中國國際基金公司的合同原件(即《安哥拉共和國—安哥拉安居家園建設工程—產品銷售合同》與《安哥拉共和國—安哥拉安居家園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還未能提交中國國際基金公司與安哥拉方麵簽訂的相關合同原件。
◇專業人士的質疑
此外,天價訂單也引起了業內人士和專家的廣泛質疑。
首先,他們對作為“中國鋼構第一股”杭蕭鋼構如何被中國國際基金有限公司慧眼相中存在疑問。因為自上市以來,盡管杭蕭鋼構經營範圍中包括經營進出口業務,但是數據顯示,杭蕭鋼構的產品無一出口海外,其主要收入來源於國內。其中,2006年上半年杭蕭鋼構在華東區的主營業務收入為35560.64萬元,華北區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1335.99萬元。杭蕭鋼構的曆次年報中,均未有提及產品出口,其港澳台的主營業務收入始終為0。
其次,他們認為以杭蕭鋼構的產能完成這樣的訂單無異於“蛇吞象”。盡管杭蕭鋼構為國內鋼結構產量在10萬噸以上的企業之一,並且對於能否按時完成300多億元的訂單任務,杭蕭鋼構曾作過承諾。但從專業人士對合同進行仔細的分析來看,248.26億元產品銷售合同如果剔除土建、樓承板等材料及國內運輸等費用,至少還有一半以上的資金用於鋼構件的加工,而120多億元的產品銷售合同折合成產量,以目前國內市場上建築鋼構件每噸價格在7000~8000元計,至少相當於150萬噸。公司在合同中明文表示鋼結構工程全部由公司完成,但是公司財務報表顯示,杭蕭鋼構2005年共生產各類鋼構14.95萬噸。2006年1~9月,產量15.55萬噸。即使開足馬力生產,年產量也不會突破25萬噸。如果不考慮國內需求,產品全部用於出口,至少也需要6年以上時間去消化這150萬噸的產量。而從合同上看,中基公司與安哥拉官方簽署的興建公房項目的總工期卻僅有5年,如果公司不能立馬新建生產線或者轉包,合同期內能否按時交付令人置疑。
最後,他們普遍認為合同履行存在著很大的外部風險。一方麵,這種風險是由安哥拉的現狀決定的。安哥拉由多個部族組成,首都羅安達人口有難民約400多萬人。曆史上葡萄牙曾對安哥拉實行長達500多年的殖民統治。之後安哥拉又長期處於內戰狀態,直至2002年4月,安哥拉政府與反政府武裝聯盟才最終簽署停火協議,宣布結束長達27年的內戰。安哥拉的經濟結構單一,國民經濟主要依靠石油和采礦兩大支柱產業。2002年至今,雖然安哥拉的經濟得到了恢複性增長,但由於嚴重的通貨膨脹,其經濟實際增長非常有限。因此,300多億元的訂單實在令人懷疑。另一方麵,合作方中基公司在國外的口碑不好,不利於合同的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