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杭蕭鋼構天價訂單之謎(2 / 3)

調查表明,中國國際基金公司在安哥拉的口碑很不好,很多項目拿到了卻不開工,與許多國內企業發生過資金糾紛。即便是有這麼個巨額訂單,到最後落實的實際金額,卻沒有當初簽訂時的金額那麼高,訂單金額往往大大縮水。

有人曾走訪這些企業發現,它們都是與中國國際基金公司合作而進入安哥拉的,目前都陷入困境,包括比杭蕭鋼構規模更大的國有企業,如廣西水電建設集團、廣西城市建設集團、中國鐵路二十局集團等大公司。之所以出現如此狀況,是因為中國國際基金公司在實際執行合同方麵,由於工程款不能按合同支付,便借口指責這些企業是獲取暴利,提出要重新簽訂合同,否則就不支付工程款。據說,中國國際基金公司還威脅這些與其有合同關係的企業,如果因此停工,不僅要賠償損失,還要叫安哥拉軍事重建辦公室派軍隊將他們驅逐出境。而中國國際基金公司隻支付這些企業員工出境費用和前期生活費用,對工程款結算卻一拖再拖,有些拖欠長達半年之久。眼下,幾乎沒有一家企業能夠正常維持下去。

高潮:杭蕭鋼構內外交困

◇遭遇緊急停牌

2007年4月2日,杭蕭鋼構發布公告,稱已收到第一批合同款項,但後續合同存在不能繼續履行的可能性。

4月4日,中國證監會向杭蕭鋼構下發了《立案調查通知書》。4月5日,公司董事潘金水先後接受媒體采訪,公開發表“證監會調查的對象主要是二級市場的違規行為”、“公司在信息披露等方麵,並不存在違規情況”等言論。上述陳述與事實不符,嚴重誤導了投資者,而且有關信息發布的行為違反了信息披露程序。

上證所認為,杭蕭鋼構上述行為嚴重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公司董事長單銀木、董事潘金水、總裁周金法未能勤勉盡責,其行為嚴重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以及在《董事聲明與承諾書》中做出的承諾。據此,上證所決定對杭蕭鋼構和單銀木、潘金水、周金法予以公開譴責。

◇履約路漫漫

我們再來看跟巨額合同有關的情況。2007年4月10日一度為這個合同感到驕傲並且特別承諾過合同能夠圓滿履行的杭蕭鋼構發布了344億元境外訂單“合同履行的特別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投資者注意四條:①在合同執行過程中,如果對方不能對下一批次的采購、施工計劃予以確認,那麼合同將麵臨無法繼續履行的可能,而且合同對此情形沒有約定違約條款,因此,344億元的整個項目將可能無法全部履行完畢;②境外建設工程項目合同簽訂後,項目的進度和收益均存在不確定性,對公司的影響還需要一定時間和過程才能逐步體現;③工程實施地點在安哥拉共和國,目前該國交通相對落後給運輸造成一定困難,工程所需地方材料、水、電等在當地供應也存在一定難度,工期履行存在一定風險;④合同簽訂後發生的自然災害、政策變化、暴動、騷亂因素等不可抗力因素,也將可能導致合同不能完全履行的風險。

4月25日杭蕭鋼構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說明公告”,稱公司與中基公司所簽合同的第二筆材料采購款項目前尚未收到,這筆款項約人民幣1.7億元,其支付方式正在協商過程中。杭蕭鋼構一名高管告訴記者,這筆款項本應在更早些時候到賬,逾期原因是“中基公司老總不在家”。

當日杭蕭鋼構開盤後迅速下挫,股價一度跌停,收盤時股價為14.72元,下跌1.80%。

◇“神奇”的投資人

隱藏在長江證券背後的“股神”到底是誰呢?

4月13日下午,記者趕往浙江安吉縣皈山鄉孝源村去拜訪在長江證券杭州建國中路營業部開戶的大戶肖金蓮,當時她正在家裏準備做飯,一旁的孫女依偎著。

這是兩間泥瓦房,牆麵的石灰已經脫落,斑駁不堪,門口堆放著一些木材。往裏,房子中間擺放著一張小桌子,光線陰暗,家具簡單。

這樣的場景和炒股高手相去甚遠。“她連股票是什麼都不知道,怎麼可能去炒呢?”一旁的安吉縣官員也是驚奇不已。

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股東賬號為379546416的肖金蓮,在2月13日突然大舉買入130萬股杭蕭鋼構,並在3月16日第二次停牌前成功撤出。

而和肖金蓮共同“進退”的還有另外5個賬戶。

2月13日,來自安吉縣遞鋪鎮的徐水娣買入50萬股,皈山鄉觀音橋村的張重金買入18.15萬股,2月14日,同樣是皈山鄉孝源村的王美英、劉阿芳各買入50萬和46.5萬股,另外一位觀音橋的沈桂花也買入40萬股。以上幾位安吉投資者在兩天內共買入334.65萬股。

更為離奇的是,同是孝源村的劉阿芳已經去世3年多(去世時為85歲);王美英,當地的村幹部甚至不知道有這麼個人。而觀音橋村的沈桂花年近70歲,家境也不好;張重金是殘疾,在客運公司上班,家庭條件一般。

當地的村主任告訴記者,肖金蓮一家在當地也是屬於條件不好的,大兒子跑一點運輸,一年的收入才一兩萬元。

唯一的可能是,上述6人的身份證被別人拿去開戶了,並用於炒作股票。一位多年從事證券行業的人士告訴記者,憑身份證複印件就可以到一些證券營業部開戶,“非常方便”。

◇遭遇處罰

2007年5月13日,監管層開出罰單:對杭蕭鋼構及高管公開譴責並處罰款共計110萬元。

公告顯示,公司被罰40萬元(相當於公司2007年一季度的淨利潤472.98萬元的1/10),對公司董事長單銀木、公司總裁周金法分別給予警告並處以20萬元罰款;對公司董事潘金水、公司總經理陸擁軍、公司證券辦副主任(證券事務代表)羅高峰分別給予警告,並處以10萬元罰款。所有罰款總計110萬元。

結局:水落石出

2007年5月9日,羅高峰、陳玉興、王向東被浙江省公安廳刑事拘留,6月12日經浙江省檢察院批準被依法逮捕。杭蕭鋼構案的整個過程也大白於天下。

2007年2月11日,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原證券辦主任陳玉興(2006年12月辭職)從他人處得到杭蕭鋼構“安哥拉項目”的消息後,當即將此消息電話告知與他合作炒股的王向東,指令他於次日全倉買入杭蕭鋼構股票。按照陳玉興的指令,王向東2月12日一早買入“杭蕭鋼構”股票2776996股。

當日下午,陳玉興進一步向杭蕭鋼構公司證券辦副主任、證券事務代表羅高峰了解“安哥拉項目”信息。羅高峰違反《證券法》有關規定,將自己所知悉的“安哥拉項目”信息泄露給陳玉興。當晚,陳玉興將從羅高峰處得知的信息包括信息來源告訴王向東,並再次下達買入“杭蕭鋼構”股票的指令。次日上午,王向東按照陳玉興的指令買入“杭蕭鋼構”股票2398600股。陳玉興將羅高峰委托其管理的晁某股票賬戶買入“杭蕭鋼構”股票42800股。

2月13日下午,羅高峰在與陳玉興通電話過程中,將合同已草簽的情況泄露給了陳玉興,陳玉興讓羅高峰獲取合同文本。隨後,陳玉興將從羅高峰處得來的信息告訴王向東,指令王向東於2月14日將賬戶上的所有資金以漲停價買入“杭蕭鋼構”股票。2月14日,王向東以漲停價買入“杭蕭鋼構”股票1787300股。羅高峰又將公司開協調會和次日出公告及公告的具體內容泄露給陳玉興。陳玉興又指令王向東繼續持有“杭蕭鋼構”股票。

3月15日,陳玉興從羅高峰處得知證券監管機構要調查杭蕭鋼構公司,遂將有關情況告知王向東並指令其次日賣出“杭蕭鋼構”股票。3月16日,王向東按照指令將“杭蕭鋼構”股票共計6961896股全部賣出,非法獲利4037萬元。4月10日,陳玉興將晁某賬戶上的42800股“杭蕭鋼構”股票全部賣出,非法獲利367810.90元。

顯然,在整個過程中,杭蕭鋼構的兩任證券事務代表都在和王向東裏應外合牟取非法利益。那麼長江證券在此過程中擔任了什麼角色呢?

監管部門的調查結果顯示,建國中路營業部存在新開不合格賬戶行為;在落實第三方存管過程中,將不合格賬戶上線,且對不合格賬戶不加交易限製;在“杭蕭鋼構案”中經交易所數次提醒仍未采取配合措施清理不合格賬戶,使違法違規活動有機可乘,利用不合格賬戶違規炒作杭蕭鋼構,對市場造成了惡劣影響。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登記結算辦法》等有關規定。

由此可見,長江證券賬戶管理上的漏洞被陳玉興、羅高峰、王向東等利用,對整個事件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那些神秘的大戶就是長江證券未及時清理的賬戶。

最後,我們不得不提到董事長單銀木,整個事件不是他的陰謀,他犯的錯誤是信息披露違規,而這其中的原因僅僅是他對資本市場和上市管理知之甚少。

這就是事件的始末,在人們的意料之中也在人們的意料之外。

案例點評

杭蕭鋼構天價訂單事件,現已真相大白。縱觀整個事件禁不住為媒體、專家以及監管部門敏銳的目光拍手叫好,但同時也為杭蕭鋼構的高層管理者的利令智昏感到好笑和悲哀。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該公司精明的決策者竟然相信天上能夠掉“餡餅”;在和中基公司合作時,其簽訂的合同竟然如同不平等條約;堂堂公司董事長竟然因為一時大意觸犯了證監會的信息披露規則;偌大一個公司的股價飛漲事件竟然是由公司內部兩條蛀蟲和不法分子內外勾結引起的。那麼這出鬧劇背後究竟隱藏著哪些深層次的問題呢?我們可以從企業內部控製和風險管理的角度來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