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五穀道場的“非”常之道(3 / 3)

伴隨著在全國的擴張,五穀道場在北京、河北、山東、河南、江西、吉林、四川、廣東等地自己投資建立生產基地、計劃到2007年年底建成20條生產線,每月產能要達2億元。且不分析這樣大的產能預計是不是符合市場規律,因此而產生的資金壓力也是絕對空前的。而且對於生產基地的投資,回報都是幾年後才能見到的,是需要占壓大量資金的重大行為,需要企業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通暢的融資渠道才能做成的。事實證明五穀道場崩盤的直接原因就是因為投資產能多方占壓資金造成的,對員工工資的占壓導致大量員工流失,對經銷商資金的占壓導致渠道崩盤,對流動資金的占壓導致生產無法開展,屢屢斷貨,最終導致運營無法為繼。

(3)後期渠道選擇“拔苗助長”

五穀道場前期的渠道建設同樣值得稱道。產品推出後不久,五穀道場就迅速構建了覆蓋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和西北等市場的全國性銷售網絡。五穀道場從產品一上市就摒棄了小打小鬧的運作方式,營銷運作大氣磅礴,廣告費用、人員費用、派樣費用高得驚人。僅以派樣費用為例:上市前3個月,在各城市選擇高檔社區、寫字樓、學校、車站碼頭、交通要道進行大規模派樣,派樣量近千萬包。借著強大的廣告攻勢,五穀道場上市當月即獲得600萬元的銷售額,之後一路增長,2006年上半年的銷售額超過了3億元,基於如此迅猛的增長,五穀道場開始一再提高自己的預期。

但是,五穀道場前期的銷量大增一是依靠其全國範圍的廣告轟炸來推動,二是抓住了消費者對“非油炸”的新鮮感為賣點,而這兩項都不足以長久支撐五穀道場的發展。

表麵的風光並不能掩蓋暗藏的危機。2006年,五穀道場在宣傳推廣上花費了5000萬元以上,這對本來就家底不厚的中旺集團來說已經是不小的開支,而對五穀道場全國鋪貨的推廣力度來說,隻能是杯水車薪。一旦廣告攻勢削弱,銷量就將受到極大影響。除此之外,由於中旺集團過去的渠道優勢主要是在二級市場、農村市場,現在麵對的卻是在各大中心城市的強大對手,其市場渠道的拓展更顯捉襟見肘。僅有幾十個人的北京本部,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一支近千人的銷售團隊,數量固然達到了要求,但這樣臨時拚湊的隊伍的質量可想而知。這使得五穀道場在很多地方空有其名,良好的願景落不了地。其地毯式的廣告轟炸使不少消費者為之動心,但在超市裏卻要麼不見貨物的蹤影,要麼就藏在某個不起眼的犄角旮旯裏,連個像樣的堆頭陳列也看不到。這讓人想起了當年的健力寶,猛打廣告,給媒體打工,連貨都懶得鋪了。截至2006年6月,中旺集團在五穀道場項目上總共投資4.7億元,但隻產生了3億元的現金流入,這使得五穀道場的現金流一再吃緊。

顯然過長的戰線拖累了五穀道場,在非油炸方便麵需求不太可能出現“井噴式”發展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資金實力進行一定的戰線收縮,是唯一能夠走出困境的現實選擇。但是在國內質疑聲不斷、國家叫停問題廣告、“油炸致癌”風波沒有解決的情況下,五穀道場不但沒有改變營銷策略,反而大張旗鼓開發市場,繼續擴張,在全國各個大中城市的主流賣場全麵鋪貨,甚至在推廣方便麵的同時開始上馬乳飲料生產線。從2005年年底到2007年年初,中旺投資集團全部精力放在擴大規模上,從北京基地的投產,到吉林、江西、四川、廣東中旺公司等基地的紛紛竣工,過度的擴張和延續的廣告支出及研發新品等各種費用的集中使用,這樣大搞產業鏈延伸最終導致中旺集團的資金鏈斷裂,也使五穀道場陷入了困局。

(4)企業決策者的認知和判斷失誤

“從一開始,王中旺與他的五穀道場就錯過了許多行業發展的機會,也就是拯救自己的機會。公司和他本人走到這一步並非偶然。”著名營銷專家李誌起如是說。據了解,在2007年上半年,統一集團高層曾經親自考察過北京五穀道場。而當時就有消息說,統一有意與王中旺進行合作,但最後雙方並沒有談攏。“王中旺自尊心非常強,尤其要處處與華龍作比較,而當時統一集團已經與華龍有了合作,投資26億元進入飲料行業。”知情人士說。

另外,五穀道場在全國有接近38條生產線,投資接近18億元,而在這期間,中國的方便麵生產線資源已經嚴重過剩,每個企業都麵臨著開工不足的問題。而如果按照王中旺之前所宣稱的那樣,五穀道場就將有160億元的產值,但在整個2007年,中國方便麵行業的全年產值也才有300多億元,如此一來,王中旺的產品就將占據市場份額的60%。“王中旺的這種想法違背整個產業發展的常識,導致其必然失敗。”

2.用人不當

雖然王中旺在方便麵界以挖人著稱,可是在使用人才尤其是高級職業經理人方麵尚需要很多的路要走。作為投資者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將自己投資的公司當做家來對待,進一步介入經理人管理範圍,因此與職業經理人產生摩擦。同時,在職業經理人沒有重大過失的情況下以管理控製的目的親自介入管理,一手將五穀道場培育出來的高管架空,職業經理人被邊緣化進一步被迫離開,使公司徹底陷入老板一手操控之中,營銷策略被腰斬造成公司發生大動蕩,營銷策略與銷售政策發生重大變動。事後分析來看,五穀道場的營銷雖然頗有爭議,其現在的局麵負麵評價也很多,但是客觀上來說,五穀道場的營銷案例還是非常精彩的,堪稱經典案例。從戰略定位、產品規劃到廣告創意都頗有大將風範,大有當年蒙牛之勢,整個運營體係如果不出問題的話,前途不可限量,這一切都是與職業經理人的工作分不開的。

3.融資不力

其實在大方向確定的情況下,企業老板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提供足夠的資金,融資是當家人王中旺的戰略任務。然而五穀道場出現資金困難到最後崩盤曆經一年,融資都沒有成功,雖然期間接觸了多家方便麵企業的投資公司,但是最終無一談成,這很大程度上與王中旺的個人風格不無關係。王中旺的發家史可以說是典型的“穿別人的鞋走自己的路”的例子,他很會借助別人的力量壯大自己,這導致了好幾家方便麵企業欲投資五穀道場都擔心為別人做嫁衣裳而作罷。其實作為成長如此迅速的企業,能夠出讓部分股份,適時引入具有國際背景的戰略投資者是一個不錯的做法,如此行業黑馬是摩根等國際投資大鱷們很感興趣的,蒙牛的快速發展就是在適當引入摩根投資後獲得豐裕的資金後實現的。

結語

據說,GE總裁傑克·韋爾奇在1999年9月舉辦的《財富》全球論壇上海年會上聽了中國企業家們的演講後,回國後不無感慨地說:“中國的企業家們就像在演戲!”中國的企業家們總是豪情萬丈地說要在幾年之內進入世界500強,可是有多少個人真正考慮過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麵臨哪些困難,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誠然,我們應該為中國企業家們的熱情和勇氣喝彩,但是我們也不得不給這些企業家們潑點冷水:一定要冷靜慎重、三思而後行,千萬不要讓自己一手創辦的企業從先驅變為先烈!

參考文獻

[1]邊長勇.五穀道場瘋狂擴產揚言搶占油炸方便麵六成市場[N/OL].第一財經日報,2006-07-14.http://www.china-b.com/mbaks/mbaxw/20090317/972303_1.html.

[2]陳陽.五穀道場錯念非字訣[N].經濟視點報,2008-01-03(C13).

[3]蔣偲佳.五穀道場營銷策略解析[J/OL].成功營銷,2007-12-04.http://info.yidaba.com/newscenter/1519214-1.shtml.

[4]王利鋒.五穀道場崩盤之謎[EB/OL].中國管理傳播網,2008-01-03.http://www.em-cn.com/article/2008/174110_6.shtml.

[5]諸曉.五穀道場破產警示什麼[N/OL].文彙報,2008-01-06.http://whb.news365.com.cn/xstyl/200801/t20080106_1712522.htm.

[6]李誌起.今麥郎VS五穀道場:闖入者的天堂與地獄[J].商界:評論,2007(12):114-119.

[7]李紅兵.五穀道場:一出藐視商業常識的悲劇[N/OL].南方周末,2008-01-24.http://www.infzm.com/content/7740.

[8]卜海濤.“五穀道場”怎麼了[J].中國財經報,2008-03-21(005).

[9]王殿學,李靜.五穀道場負債6億元法院已批準其破產重整[EB/OL].海南日報,2008-11-21.http://msn.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81121542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