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英國石油墨西哥灣漏油浩劫(1 / 3)

引言

伴隨著一聲驚天巨響,海麵上燃起熊熊大火,黑色濃煙高達數百英尺,像一朵巨大的蘑菇雲籠罩在方圓幾裏的海麵上,讓人窒息。在燃燒了36小時之後,海麵上的鑽井平台慢慢沉入海底並不停地向海水中噴出黑乎乎的液體……

這不是在拍好萊塢大片,但其場麵之震撼卻比好萊塢大片更甚……這就是2010年4月20日10時左右發生在美國墨西哥灣的原油泄漏事件。

事件危害之大,影響之深自不用說,單就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亞拉巴馬州、佛羅裏達州的部分地區以及密西西比州先後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美國政府將這次事件列為“國家級災害”,肇事者英國石油因此瀕臨破產就可知事態之嚴重。那麼,這次危機事件是如何爆發的,又反映出了英國石油公司內部管理存在哪些深層次問題及風險,下麵本文將做一一探討。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始末

英國石油,世界能源巨頭

英國石油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石化集團公司之一,是由前英國石油、阿莫科、阿科和嘉實多等公司整合重組而成,總部設在英國倫敦。其主要業務是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天然氣銷售和發電、油品零售和運輸以及石油化工產品生產和銷售。為適應其廣泛及多樣化業務活動的需要,自1981年以來,公司先後建立了12個下屬分公司。英國石油公司目前的資產市值約為2000億美元,擁有逾百萬股東,公司近11萬員工遍布全世界,在百餘個國家擁有生產和經營活動。2003年,英國石油在《財富》雜誌的全球500強中排前五名,名列歐洲500強之首。2009年英國石油實現銷售和其他經營收入約2390億美元,年度淨利潤約167億美元。

深海危機,漏油事件爆發

爆炸

當地時間2010年4月20日晚10點左右,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沿海一個石油鑽井平台起火爆炸,造成7人重傷、至少11人失蹤,當局立即派出船隻和飛機在墨西哥灣展開搜索行動,希望能發現救生船或幸存者的蹤跡。爆炸發生後,平台上126名工作人員大部分安全逃生,其中一些被爆炸和大火嚇壞了的工人紛紛跳下30米高的鑽塔逃生,另有一些人則選擇了救生船。這一鑽井平台建於2001年,由越洋鑽探公司擁有,事發時與英國石油公司簽有生產合同。

漏油

2010年4月22日,“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爆炸沉沒約兩天,海下探測器探查顯示,鑽井隔水導管和鑽探管開始漏油,估計漏油量為每天1000桶左右。租用鑽井平台的英國石油公司出動飛機和船隻清理海麵浮油,但因天氣狀況惡劣,清理工作受阻。

2010年4月28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估計,在墨西哥灣沉沒的海上鑽井平台“深水地平線”底部油井每天漏油大約5000桶,5倍於先前估計數量。然而英國石油公司否認了這一數量估計,認為之前估計的日漏1000桶左右應該是準確的。當天油井繼續漏油,工程人員又發現一處漏油點。為避免浮油漂至美國海岸,救災人員著手試驗燒油。救災人員把數千升泄漏原油圈在欄柵內,移至距離海岸更遠海域,以“可控方式”點燃。

海岸警衛隊官員瑪麗·蘭德裏2010年4月28日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租用“深水地平線”的英國石油公司工程人員發現第三處漏油點。海岸警衛隊和救災部門提供的圖表顯示,浮油覆蓋麵積長160公裏,最寬處72公裏。從空中看,浮油稠密區像一隻隻觸手,伸向海岸線。

當地時間2010年4月28日下午前,浮油“觸角”已伸至距路易斯安那州海岸37公裏處海域。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專家查理·亨利預計,浮油可能將於30日晚些時候漂至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區。路易斯安那州州長博比·金德爾呼籲聯邦政府提供更多援助。金德爾說,路易斯安那州一處沿海野生動物保護區或將首當其衝,受到浮油破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佛羅裏達州和阿拉巴馬州已在海岸附近設置數萬米充氣式欄柵,圍成一道防線,防禦浮油“進犯”。

2010年4月29日,堵漏作業仍在繼續。英國石油公司先前嚐試用水下機器人啟動止漏閘門,未能成功。工程人員定於29日打一口減壓井,以遏製原油泄漏,預計耗資上億美元,工期長達數月。工程人員還考慮建造一個罩式裝置,把浮油罩起來,而後用泵把浮油抽上輪船。

事故升級

2010年5月29日,被認為能夠在2010年8月以前控製墨西哥灣漏油局麵的“滅頂法”宣告失敗。墨西哥灣漏油事件進一步升級,人們對這場災難的評估也愈加悲觀。“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已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生態災難。”美國白宮能源和氣候變化政策顧問卡蘿爾·布勞納在5月30日表示,如果現行所有封堵泄漏油井的方法都無法奏效,原油泄露可能一直持續到8月減壓井修建完畢後才會停止。

“每天原油泄漏量可能將近80萬加侖,而且這一數字很可能接近100萬。”據美聯社消息,有科學家在考察墨西哥灣井噴情況後表示,墨西哥灣泄露的原油量至少比原先估計多兩倍,最高多五倍。而據美國有線廣播公司稱,每天原油的泄露量達1.2萬~2萬桶。

2010年6月23日,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故再次惡化:原本用來控製漏油點的水下裝置因發生故障而被拆下修理,滾滾原油在被部分壓製了數周後,重新噴湧而出,繼續汙染墨西哥灣廣大海域。

封堵成功

2010年7月15日,監控墨西哥灣海底漏油油井的攝像頭拍攝的視頻截圖顯示,漏油油井裝上新的控油裝置後再無原油漏出的跡象。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近3個月後,英國石油公司15日宣布,新的控油裝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點,再無原油流入墨西哥灣。

英國石油公司是在對漏油油井進行“油井完整性測試”後宣布這一結果的。該公司於10日卸除了舊的控製漏油裝置,換上了新的控油罩。

據美國媒體報道,接下來需要觀察新控油罩封住漏油後,是否造成油井其他地方出現漏油點。

英國石油公司管理人員此前曾表示,即使新裝置能完全控製漏油,英國石油公司將繼續打減壓井,因為這是永久性封住漏油油井的最可靠方法。

影響巨大,多方利益受損

給墨西哥灣地區及美國經濟帶來沉重打擊

石油、漁業、旅遊和運輸是墨西哥灣地區的四大主要產業,每年創造的生產總值約為2340億美元,其中石油產業為1240億美元,占墨西哥灣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

漏油事件對該地區經濟乃至奧巴馬政府經濟政策最直接的打擊就是暫停近海石油勘探開發。奧巴馬5月底宣布禁止未來6個月啟動深海石油鑽井新項目,並決定中止在墨西哥灣進行的33個鑽探項目。一些參議員日前致信奧巴馬稱,如果禁令持續到6月底,美國淺水石油開采的損失將達到1.35億美元。墨西哥灣海域半年的開采禁令會給石油業帶來巨大損失。一些投資公司估計,政府的赤字將由此增加數百億至上千億美元。鑒於油汙染對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經濟帶來的巨大衝擊,正在緩慢複蘇中的美國經濟有可能再遭重創甚至導致二次觸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