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3.3 解釋購買行為方案
任務描述
張玲在商場工作已經一個月了,她已學會使用一些銷售方法來促進銷售行為。但是,銷售是一門學科,它不僅僅包含銷售方法和技巧,還包括一些接待、交流和行為技巧。因些,張玲也在銷售中注意自身行為和交流習慣,希望使自己的銷售成績更加優秀。
任務要求
知識要求
能夠描述高效的銷售技巧。
能力要求
① 能夠運用高效的銷售技巧。
② 能夠勸說顧客購買商品。
情感要求
培養學生的親和力和人際交往溝通能力。
任務分析
於是,張玲不斷加強自身學習,通過學習各種銷售書籍,她摸索出了相應的銷售技巧和交流溝通方法。
實施步驟
步驟一:使用高效的銷售技巧
1.顧客總說“隨便看看”應如何應對
在銷售的過程中,銷售員最常碰到的一類客戶,就是那些“隨便看看”的客戶。當銷售員詢問他們需要購買什麼的時候,他們不會輕易地告知答案,而是冷冷丟下一句話,然後尋找自己想要的商品,或者幹脆徑直離去,讓銷售員很難堪。
當我們遇到這類顧客時該怎麼辦呢?
從人的心理上講,顧客來到一個新的環境,要接觸很多陌生的人,一定會產生戒備心理,因此就會不願意回答銷售員的問題。麵對這樣的顧客時,銷售員不能操之過急,而應該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地去接近顧客,對其進行積極的引導和說服。
策略1 (1)選擇最佳的接近時機
遇到這樣的顧客,如果銷售員攔住並接二連三地詢問需要什麼產品、價位在多少、什麼品牌、需要具備哪些功能等,那麼顧客可能會更加厭煩。所以銷售員要學會換位思考,要顧及顧客的感受,因此就需要選擇合適的時機來接近顧客,而不是急於求成。例如,在一旁仔細地觀察顧客,發現他對某產品感興趣時,再及時地上前介紹,效果會好一些。
(2)給顧客一定的自由空間
既然顧客表示自己隨便看看,那就意味著他不喜歡被打擾,想要一定的自由。這時銷售員應該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嘴,少說話,並與顧客保持適當的距離,跟著他的視線走,必要時做一些簡單明了的介紹。如果他沒有感興趣的商品,而是繼續看,銷售員也要繼續保持適當的距離,或者很輕鬆地跟同事聊幾句,讓顧客覺得你給了他足夠的個人空間。
(3)對顧客采取積極的引導
銷售員要在尊重顧客意願的基礎上,盡量想辦法減輕顧客的心理壓力,將顧客的借口變成接近他的理由,並通過一些簡單的問題引導顧客開口說話,這樣才能了解到顧客的真實需求。
2.不要讓顧客覺得你在“自賣自誇”
常言道:“老王賣瓜,自賣自誇。”銷售員推銷自己的產品,自然會誇自己的產品好,但是如果顧客不買你的賬,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就會令銷售員感到尷尬。但是不管怎麼說,即使客戶提出這樣苛刻的問題,銷售員也不能意氣用事,說出“你這麼說我也沒有辦法,反正信不信由你”等不負責任的話,這樣買賣肯定是不能成交的。麵對這樣的問題,銷售員應該做的就是去回答顧客的質疑,恢複顧客對自己的信心,這樣才能走出困境。
策略2 (1)在認同顧客觀點的基礎上拿出證明
自賣自誇是商業活動中很常見的現象,銷售員不能予以否定,否則更加欲蓋彌彰。不如幹脆承認這個事實,認同顧客的觀點,這樣其實也是對顧客的一種積極引導,可以拉近自己和顧客之間的距離。接下來,再通過有力的證據,證明自己所言非虛,這樣就更容易達到說服顧客的目的。
(2)通過幽默和自信化解尷尬
其實,麵對很多尷尬的問題時,銷售員要善於用幽默的方式來緩和氣氛。這樣不僅能夠緩和氣氛,還能夠積極地引導顧客,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3.因照顧不周而產生抱怨時該怎麼辦
“顧客就是上帝”,隻有把顧客招待好了,才能使銷售順利地進行,否則就會受到很多客戶的抱怨和責難。但是,在營業高峰時段,由於銷售員照顧不周,就可能冷落一部分顧客,進而導致這部分顧客產生抱怨,感到失望,甚至很生氣地離開。如何才能兼顧各方,使等待的顧客不感到自己受冷落,甚至心甘情願地等待呢?
策略3(1)適時關注,延長顧客逗留的時間
當顧客較多時,銷售員就無法為每個顧客提供全麵的服務,於是顧客需要等待,時間一長,顧客的滿意度就會降低,部分顧客甚至會一走了之。但是,銷售員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顧客流失,這時銷售員就應該積極地引導顧客先去挑選商品,並延長顧客停留的時間。而且在顧客等待時,還要不時和顧客說句話,讓顧客知道你還在關心他,這樣即使等待,他們的心裏也會感到舒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