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項目3 家雜類商品銷售(3)(1 / 3)

任務3.2 銷售中的基本程序及技巧

任務描述

銷售前的準備工作完成後,張玲就要接待顧客了。銷售人員要學會如何引導顧客產生購買興趣,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以及如何使用相關的銷售技巧來刺激銷售行為。

任務要求

知識要求

① 能夠描述引導顧客產生購買興趣的銷售技巧。

② 能夠描述刺激顧客購買欲望的訣竅。

③ 能夠描述激發顧客購買行為的方法。

能力要求

① 能夠使用銷售技巧來引導顧客產生購買興趣。

② 能夠運用刺激顧客購買欲望的訣竅。

③ 能夠使用激發顧客購買行為的方法。

情感要求

① 培養學生踏實肯幹、吃苦耐勞、樂於鑽研的工作精神。

② 培養學生的親和力和人際交往溝通能力。

任務分析

張玲按照銷售主管的建議,根據《商場工作指引》的要求,將銷售過程中的接待程序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逐一進行。

實施步驟

步驟一:情緒渲染—引導顧客產生購買興趣

對客戶的情緒進行積極引導和有效控製,是突破抗拒、化解矛盾的有效方式。而在實際的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這種方式的使用則可以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它像一隻隱形的手,會幫銷售員緊緊地抓住客戶的心。那麼怎樣通過情緒渲染引導顧客產生購買興趣呢?

1.引導顧客與你產生情感共鳴

在營銷中,如果營銷員能夠與顧客達成情感共鳴,就等於把兩個人的心理距離拉得很近了,也就意味著已經向成功實現銷售邁出了很大的一步,情感共鳴在銷售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那麼怎麼才能夠與顧客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要想達到情感上的共鳴,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讓顧客認可自己的情感、觀點、創意、想法等,從而誘發顧客的心理共鳴,最終讓顧客接受自己的商品。

引發顧客的情感共鳴,讓顧客知道營銷員提供給他們的不僅僅是一種毫無溫情的、冷冰冰的商品。因為銷售不單純是一種你買我賣的過程,它也是感情交流和碰撞的過程,是一種心理的探究和調節,是一種傾聽和一種訴說。因此,營銷員要善於運用這種心理效應,進而贏得顧客的信賴。

一句話銷售

銷售的過程,其實是銷售員與顧客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情的過程,如果能夠引導顧客與你產生情感共鳴,他對你以及你所銷售的商品都會產生好感。

2.做好服務—真誠友好地回應顧客的抱怨

在營銷的過程中,營銷員可能會遇到顧客各種各樣的抱怨。抱怨是顧客對商品的質量、性能或服務品質不滿意的一種表現,一般來講,它可大可小,可有可無。

銷售員應該把顧客的抱怨當做磨煉自己的機會。遭遇顧客抱怨時,一定要保持平靜、坦然的心態,把他們的抱怨當做曆練自己的一次機會,因為隻有不斷解決問題,才能夠不斷進步,變得更加優秀、出色和卓越。

討論: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

一個非常善於跑步的人家裏在一天晚上遭到了小偷的盜竊,當這個人意識到有小偷的時候,小偷已經跑出了家門。於是這個人起身就去追,但小偷跑得也很快。這個人心想:哼,賽跑,這還不是我的長項。於是,他就加快了自己的腳步,很快就超過了那個小偷。他心裏很得意,可轉念一想,自己真正的目的是捉住那個小偷。但是小偷已經從後麵偷偷地溜走了。銷售也是如此,切忌撿了芝麻,丟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