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家企業,隻有學會了與他人相互協作,優勢互補,也就安全高效地從生命的紅線之外,獲得了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
第四節 相互學習提升分享安全知識經驗
分享安全經驗,是指將一個人親身經曆、或眼看到、親耳聽到的有關安全工作方麵的經驗、做法或事故、事件、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態等教訓總結出來,通過介紹和講解,在一定範圍內使事故教訓得到分享,使典型經驗得到推廣的一項活動,從而激發同事、同行之間,相互學習,引以為戒,警鍾長鳴,創造安全工作環境,共同提升。
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是一個科技突飛猛進、知識不斷更新的科技時代,我們所處的環境,是一個學習型大環境,各行各業之間,可以通過交流學習,彼此之間分亨工作中的安全成功經驗,或探討工作安全中所存在的困惑,才能達到相互學習,共同提升的效果。
每個員工、或同行之間,在相互協作之中,邊實踐邊學習,隻要勤學、善問,努力吸取別人長處,分享安全經驗,既保證了各自工作的正常運行,又有效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安全知識更新的難題。在合作中的交流與學習,不僅有利於促進企業文化的融合,更進一步使雙方的能力得到共同提升。
相互學習,分享安全經驗,有利於開闊每個人的視野,改進各自的工作方法,共同提升,從而讓高效遠離安全紅線。
相互學習,分享安全經驗,不同的工作經曆,共同的目標,會讓彼此都受益匪淺,在對彼此的學習之中,能更清醒地認識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從而在提升自己境界的同時,也會在改進工作中,讓優秀的自己與優秀的業績,在安全的工作環境中,相得益彰。
相互學習,分享安全經驗,既啟迪了彼此思維,創新了安全工作思路,還會進一步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達到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升的目標。
武漢一家化工集團,創造了50年安全無事故發生的業界神話。本地的兄弟單位,外地各省市同行業單位,紛紛派遣相關安全、技術人員前來學習取經。
化工集團經理說:“若說是來我們集團學取經,則是言過其實,抬舉我們集團了,若說是來分享安全知識經驗,我倒是非常樂意為大家提供方便。”
這家化工集團,每逢周一的上午,都會集中員工開一個工作安全例會,重點是按排一個員工通過自己在工作中、或身邊的安全故事,與大家一起分享。
還是10多年前,一個叫郭全的化工一廠維修車間鉗工,在例會上與大家一起分享了安全知識經驗的小故事。
這個小故事,是郭全自己親曆的,情節也非常簡單——
班組青工小劉,在一次與郭全閑聊時,不停地發牢騷抱怨三輪車非常難騎,每次檢修運送工具設備,都使他騎得非常費力。許多時候,尤其是上坡時,小劉甚至產生過對著車子猛踹兩腳的念頭。
當然,小劉擔心自己踹完以後,車子罷工,自己停業,所以總是壓抑著自己的愫緒。
班組師傅郭全將小劉這番話,記在心裏。一天下午,郭全抽出時間,與小劉一同把三輪車拆開,整個維修保養了一遍,使車子騎起來輕巧多了,小劉當即心花怒放。
郭全說:“小劉經常騎三輪車來回拉工具設備,車況不好影響工作效率,同時嚴重影響小劉的情緒,他工作時鬱悶煩躁,就會精力不集中,有可能導致一些不安全的行為出現,存在安全隱患。及時修理三輪車,既提高了勞動效率,也避免了由一個簡單的小問題,引發情緒波動,消除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郭全的安全知識經驗分享,讓集團全體人員,都聽到了一個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內容——情緒安全,令人耳目一新。
“郭師傅說得非常好,這種情緒類安全分享,屬於精神層麵。情緒對人的思想、行為的影響非常大,希望大家都能像郭師傅這樣深入剖析,主動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這也是我們班組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一個基本出發點。”當時的總經理,是維修車間主任,他沒有覺得郭全分享的安全小故事,是小題大做,而是非常看重,鄭重其事地總結道。
因為他從郭全的小故事中得到啟迪:消除不良情緒隱患,就是消除安全隱患。
幾十年來,這家化工集團,依舊堅持每周一的早晨班會上,都有一名班組員工主動做安全經驗分享,介紹工作、生活中發生的安全事例,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安全理念,強化安全條例的學習和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