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江蘇省化解高校債務問題的再思考(3 / 3)

2)進一步完善基建財務管理。一方麵,《高等學校會計製度(征求意見稿)》提出了將基建會計納入“大賬”的要求,針對這一財務難點,提前做好並賬和並表的準備工作,以期實現會計核算和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另一方麵,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按照合同和進度需求向銀行貸款。多環節控製,強化招標管理,從源頭上降低基本建設成本;基建、審計等相關部門積極參與,加強設計的概算、施工的預算和竣工決算的管理,強化過程管理和監督,包括加強過程跟蹤審計、月結月清、根據工程進度調度資金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減少資金的運行成本。

(2)依法加大資金來源平台建設,多渠道籌資

1)國家化解高校債務政策實行後,應該說各高校的債務結構比例有了相應的變化,債務餘額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經過上級財政部門和發改委批準的新的基本建設貸款在其中仍占有一定的比重。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利用項目融資方式,引導外部社會資金參與高校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通過獨家冠名、收費補償等方式滿足社會資金的回報要求,這既可以加快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進程,又可以降低高校的負擔(翟誌華,2007)。

2)進一步發展高校教育基金會,科學、規範募集社會捐贈。近些年,各地高校的教育基金會應形勢而生,不斷壯大。可以這麼說,加強高校教育基金會的發展,客觀上對彌補高校教育經費不足、補充高校經費支出和整合化債來源渠道具有相當的現實意義。對於大多數省屬高校來講,教育基金會的發展、創新還具有很大的潛力。一方麵應結合校友工作,深挖校友資源,拓寬捐贈基金渠道;另一方麵,更應在現有基金會基金量的基礎上,優化投資組合,實現持續發展。應該重視基金的市場運作,進一步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實現基金保值增值。應避免選擇投資風險較大的直接管理型投資,主要考慮資產的長期性和穩定性,選擇收益相對穩定的委托管理型等投資方式,同時要優化投資組合、盡量降低投資風險,實現基金健康、穩定的自我增值,為高校的發展提供持久的資金支持(王夏冰,2013)。

3.建立債務風險預警機製,科學控製債務風險

高校債務風險的防範,直接影響到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更與學校的事業發展息息相關。近些年,隨著國家債務化解政策的實行,無論是教育主管部門還是銀行係統以及各高校自身,均逐步樹立了債務風險防範的意識。例如前文所提到的江蘇省財政和教育主管部門在實行債務化解政策的同時就給高校設定了貸款上限,並嚴格審批手續,這裏可以理解為最基本的警戒線。教育部和財政部還曾給各高校提供了高等學校銀行貸款額度控製與風險評價模型,以便於各高校能了解和掌握學校的財務風險狀況。貸款銀行近來也在考慮學校招生規模等軟指標的基礎上,在放貸前加大了效益和風險評估力度,開始逐步加入了一些具體指標,如用負債餘額占學校年度總收入的比率來評價學校年收入承擔債務風險的程度。各高校也加強了對風險預警模型的研究,以期提高對資金使用計劃的監測。

事實上目前江蘇省各高校對貸款和債務工作的重心多為貸款的事務性管理,且大多對債務風險的防範各自為陣,預警指標不完整,沒有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債務風險防範機製,抗風險能力還需大力提高。筆者認為,對此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麵去考慮:一方麵,由財政和教育主管部門牽頭,以科學性、可比性為原則,綜合江蘇高校債務管理工作的特點,構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高校債務風險預警係統,要求所屬高校根據模型的思路和要求,製定出年度貸款計劃,而不僅僅是簡單地要求貸款餘額不能高於上年年末數。在預警係統的研製過程中,除了設置一些常規性的指標,有些關鍵指標完全可以參考引入,例如:反映學校還款儲備率的“借入款項占貨幣資金的比率”,比率越高,學校債務風險越大;“學校人員性經費支出占總收入的比率”,該比率反映學校的辦學效益的高低,比例越大,效益越低,負債償還能力越小(李強、尉清平,2009);當年的貸款額/當年教育經費支出所得出的“債務依存度”(李玉民、成立平,2009)。另一方麵,各高校應結合財務管理科學化、精細化的要求,進一步提高預警係統與財務核算軟件的對接,提升財務信息的質量,從而確保債務管理和指標分析的及時性、針對性。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全國高校,尤其是省屬高校的債務管理和債務化解問題在今後相當的一段時期內仍是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重心之一。如何將高校債務管理和化解工作作為一個係統進行設計,進而達到科學、有效是擺在政府和高校管理者麵前的一個課題。

【參考文獻】

[1] 李國強.基於貸款效益分析的高效化債方案[J].高等教育研究,2012(5).

[2] 叢培德,王海紅.山東120億債務化解之道[J].新理財(政府理財),2012(9).

[3] 翟誌華.高校過度負債問題:深層成因與求解路徑[J].江海學刊,2007(6).

[4] 王夏冰.新形勢下高校教育基金會的創新發展[J].教育管理,2013(2).

[5] 李強,尉清平.高校債務風險預警體係及其應用研究[J].財會通訊,2009(7).

[6] 李玉民,成立平.高校債務風險預警模型構建及配套策略研究[J].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