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財富在於會打理(1)(2 / 3)

懂得理財的人首先要懂得預算

預算是理財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重要的基礎。李嘉誠說:“我們依賴理性的分析和穩健的財務,事先都會製定出詳盡的預算,我自己對公司每一項業務的細節了如指掌,甚至包括一些高科技產業的技術參數。 ”李嘉誠基本上能知道公司每一分錢的來往狀況,這樣能時刻提醒他注意開源節流,在投資時能不超出自己的預算。

2000年,李嘉誠開始著手 3G業務;同年 4月他買下了英國的3G牌照;8月,他又參與競投要進軍德國市場。眾所周知,2000年正是全球 3G網的熱潮,無數投資者都對 3G牌照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是李嘉誠卻非常冷靜,考慮問題十分全麵和理性,對 3G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都考慮進去。如果 3G業務不成功,會給公司造成哪些影響?如果成功了,進行 3G業務公司的現金流能否良性周轉?甚至對和記黃埔未來的命運,他都做到心中有數。基於此,他給德國的牌照確定了價格底線。

然而,炙手可熱的市場讓競投標價一路飆升,大大超出了李嘉誠的預算。為了能拿下 3G牌照,合作夥伴極力勸說和記黃埔將競標預算提高,卻遭到李嘉誠的斷然反對,並要求所有合作夥伴出具一份書麵保證:如果牌照費用超出預算,和記黃埔將有權退出此次合作。最終,李嘉誠的合作夥伴以 83.9億歐元的高價購得 3G牌照,此費用遠遠超出和記黃埔的預算,李嘉誠當即宣布退出。這件事在當時的影響非常大,有人認為如果符合資本市場的需要,這項投資應該是值得的。麵對失去理性的市場投標,李嘉誠依然堅持自己的原則,並果斷宣布退出,把股權以成本價出讓給合作夥伴。3G後來的發展並不像多數人想象中那麼順利,這充分證明了李嘉誠堅持自己觀點的正確性。

在金錢誘惑的麵前,李嘉誠沒有被利益衝昏頭腦,而是非常看重投資前的預算,對於超出自己預算的項目,絕對會及時叫停,不會冒險進入。這也是李嘉誠的財富能一直積累的重要原因。

前思科中國總裁、現為剛逸領導力公司 CEO林正剛曾在微博談及公司管理成本——預算時,如是說:“CEO需要找生意,但同時也要‘管理’成本。管理成本一定先開始有一個預算,一切都要根據預算來執行,預算一經定下來,就應該是神聖不可侵犯,不能越界,這是負責任企業最基本的行為標準。”

作為一個企業的經營者,必須對預算敏感,要牢記預算中的各種數字,學會運用預算控製企業。要將預算的各種指標分解到各年度、各部門,自新年 1月 1日開始,就用新的預算控製企業。做到天天看預算、周周評預算、月月結預算。所謂天天看預算就是要求各部門的負責人每日都要關注各種報表,並與預算比較,看看自己是否完成任務,做到心中有數;周周評預算就是在每天看預算的基礎上,周末把每周的經營結果及時加以統計,若處於虧損狀態,財務部就要找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來分析,首先分析脫離預算的原因,如果由於本周沒有完成預算而形成虧損,那麼本周未完成的預算就需要在以後幾周去彌補,從而在此基礎上調整以後各周的預算,力爭完成原定總預算;月月結預算就是如果到了月末,這個部門還處於未完成預算的狀態,管理層就要召開以這個部門為中心的會議,專題討論如何保證預算的有效完成,隻有這樣,才能體現預算的剛性,警示其他部門重視預算管理,達到以預算控製企業經營的目的。

用預算控製企業,要發揮全員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各級相關責任人的積極性,要通過預算指標的分解,使企業的目標變成一個個部門的小目標,使每個部門的責任者能夠心中有數地進行生產和經營,以達到用預算控製下級、控製各部門,督促各級管理人員努力工作,從而保證企業的大目標得以按預算實現。

無意義的負債會毀掉你的“錢”途

你的債務將是你最大的敵人,你若回避或放任它們,它們就會日益強大,不僅會逼迫你背井離鄉,而且還會讓你失去曾經擁有的全部傲氣與尊嚴。放縱自己,經常花錢入不敷出的人,往往內心充滿了怯懦,也終將種下苦果,最後必然遭到報應,陷溺於困境和羞辱的結局。

每一個人都承載著他們的能力所無法滿足的諸多欲望。而你隻能滿足其中的很少一部分。所以隻要仔細研究,分析你的生活習慣,你就會發現,有一些你曾經認為必不可少的開銷,其實恰恰可以免除或減少。把錢花在刀刃上,把你花錢的價值提高到 100%。將確實有必要做的項目選出來,然後從錢包裏取出 9/10的錢去支付。劃掉其他不必要的項目,一味地放縱欲望,隻會助長你的貪婪,終將後悔莫及。花掉了資本會導致你終生貧窮,花錢借口越多,窮得會越快,無意義的負債會讓你萬劫不複,賺十個花九個。要積極正確地投資,小錢是大錢的祖宗,窮人的口袋就是富人的銀行,富人動腦筋的小投資就能從窮人身上賺到大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