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商人來說,要掙錢,就得發現他人未發現的東西。成功的商人之所以能夠發現別人未發現的東西,就是因為他們習慣於細心觀察、用心思考,發現生活中的細節。
一次,李嘉誠推銷鍍鋅鐵桶。但他卻有很奇怪的行動——跑到中下層居民區專找老太太賣桶。因為李嘉誠知道,老太太一般都喜歡串門聊天,如果她覺得鐵桶好,會發自內心地四處宣傳,這樣隻要李嘉誠賣動一隻,就等於賣出一批。結果不出所料,他的推銷大獲成功。
還有一次,李嘉誠推銷新型產品——塑膠灑水器,他走了很多家,但都無人問津。一天上班前,他來到一家批發行,等職員上班後進行推銷,此時一名清潔工正在打掃衛生,李嘉誠靈機一動,自告奮勇拿灑水器幫清潔工灑水。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當前來上班的職員目睹了灑水器的方便與實用,他們自然很爽快地接受了李嘉誠的推銷。
正是憑著自己的勤勞、機敏以及善於觀察生活中的細節並準確判斷用戶的心理,李嘉誠做推銷的第一年就取得了驕人業績——年
終統計,他的銷售額是公司第二名的7倍。
“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細小事物彙聚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很多人卻不明白這個道理,太多的人不關注小事和事情的細節。若我們在創業之初,尚不具備把控全局的雄韜偉略和看清宏觀事態局勢的能力,如果我們不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我們還能做什麼呢?如果最開始我們就忽略小事和事物的細節,馬馬虎虎、粗枝大葉地完成每項任務,那對每個創業者來說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無異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應該從小事著手,不以“完成”為目的,而以“完美”為終極目標,這樣就能以其為支點,慢慢地練就撬動地球的本領。
其實,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情,其中大都蘊藏著巨大的機會。把握細節,成功便會與你有約。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地對待工作,將工作做細,並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細節本身往往潛藏著很好的機會。如果你能敏銳地發現別人沒有注意到的空白領域或薄弱環節,以小事為突破口,你的工作就有可能發生質的飛躍。
日本獅五牙刷公司有個員工叫加藤信三,一次上班將要遲到,所以他急急忙忙地刷牙,沒想到由於用力過猛導致牙齦出血。他為此大為惱火,上班的路上仍是非常氣憤。
回到公司,加藤為了把心思集中到工作上,還是硬把心頭的怒氣平息下去了。他和幾個要好的夥伴提及此事,並相約一同設法解決刷牙容易傷及牙齦的問題。
他們想了不少解決刷牙造成牙齦出血的辦法,如把牙刷毛改為柔軟的狸毛;刷牙前先用熱水把牙刷泡軟;多用些牙膏;放慢刷牙速度等,但效果均不理想,後來他們進一步仔細檢查牙刷毛,在放大鏡底下,發現刷毛頂端並不是尖的,而是四方形的。加藤想:“把它改成圓形的不就行了!”於是他們著手改進牙刷,公司也因此獲利。
牙刷不好用,在我們看來都是司空見慣的小事,所以很少有人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機遇也就從身邊溜走了。而加藤不僅發現了這個小問題,而且對小問題進行細致的分析,從而使自己和所在的公司都取得了成功。
正所謂“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不論做什麼工作,都要重視小事,關注細節。每件大事都是由無數細小的工作組成,隻要把每件小事做得細致、有條不紊,成就大事自然水到渠成。
一線希望也值得放手一搏
李嘉誠的成功就是不斷挑戰困境和戰勝困難。很多在常人看來辦不成、做不到的事,李嘉誠卻往往能出人意料地做到。他說:“一個人假如能認真、堅決地去做事,很多看來不可能的事,其實是可能做到的。 ”如果隻是因為希望很渺茫,我們就不去做,但成功的幾率達到幾成我們才會去做呢?想來現實生活中的事情從來不是一個絕對事件,沒有百分之百的成功,也沒有百分之百的失敗。所以,有成功的概率我們就要嚐試。
衛星電視尚未出現時,香港就早已有兩家電視台,即“無線台”和“亞視台”。1988年,香港政府正式予以批準建立第二電信網絡以追隨西方有線電視的發展步伐。此網絡能提供有線電視和非專利電信,如移動電話、無線尋呼等服務。李嘉誠覺得有線電視的前景非常廣闊,於是迅速出擊,與英國大東電報局、香港中信公司等集團組成新財團,準備一舉拿下第二電信網經營權。與此同時,成立了和黃、中信、大東合組的亞洲衛星公司,宣布投資發射第一枚專為亞洲提供電信服務的人造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