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財富靠奮鬥,腳踏實地並仰望星空(2)(3 / 3)

回憶起自己這段堅持的經曆,本田宗一郎頗為感慨地說:“回首我的工作,我感到我除了錯誤,一係列失敗、一係列後悔外什麼也沒有做。但是有一點使我很自豪,雖然我接二連三地犯錯誤,但這些錯誤和失敗都不是同一原因造成的。”

即便境況再惡劣,依然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隻有這樣的人才能夠成就大事。而在每一步跌倒之後,如果能夠堅強地爬起來,那麼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就不會再跌倒了。一個個同類的陷阱被我們用堅持挨過來,那麼最後出現在我們麵前的就是一條康莊大道了。

因此讀者們,在你遇到挫折頂不下去想要放棄的時候,不妨默默地給自己一些暗示,暗示自己隻要渡過這一關接下來就是勝利,如此挨過幾番,勝利就會真的來到你的麵前。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當年,一個好友曾問李嘉誠這樣的問題:“您有兩個兒子,我也有兩個,我想知道您是怎麼管理他們的?”

李嘉誠想了想,回答說:“應該讓孩子吃些苦,讓他們知道窮人是怎麼生活的。”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作為華人首富的李嘉誠自然可以稱得上是人上之人了,而他人上之人的地位也是從吃苦得來的。

李嘉誠曾經說過:“我從 12歲就開始投身社會,到 22歲創業時已經過了 10年非常刻苦的日子。”在李嘉誠的心中,他堅持認為,吃苦是成功的必經階段,因此,他才認為教育能夠幫助自己的孩子成長。

苦沒有人喜歡吃,但想要取得一番大事業,不吃苦行嗎?事業的成功就好比一座人人都期望攀登的高山,若攀山之路一片坦途,那麼成功豈不是人人都唾手可得的事情了?

但成功卻不是如此,那麼是什麼讓大多數人在成功的路上退了下來呢?答案就是吃苦。吃不了苦,吃不慣苦,一見到苦就躲就怕,這樣的人要是能夠成功,那才真是沒有天理了。

有人曾經向陶朱公表示對他財富的羨慕之情,陶朱公卻說,你隻看我今日輕車肥馬錦衣玉食,卻不見我昨日千裏奔波風餐露宿,忍酷寒暴酷暑,於險中求利,於苦中得貴。成功者的人生就是如此,吃一番苦,便成一番事,吃的苦越多,離成功也就越近。

一位白手起家的巨富在講述他的創業經曆時說:“我沒有文化,也沒有專長,但就是想來深圳闖闖。由於沒有邊防證,我是藏在‘的士’後備箱裏麵混進深圳的。來深圳後,因為找不到工作,我曾三次逃港,但三次都被抓回。我被扣留在拘留所時,已身無分文,那時一顆花生米我都舍不得很快下肚,要使勁地咀嚼,以擠出它的每一滴油來。

“後來我開始幫人賣菜,晚上就睡在攤檔上。賺了一點錢後,我就去販賣水果。由於是隨地擺賣,成天都要跟城管打遊擊。有時剛辛辛苦苦賺點錢,攢在手裏還沒捂熱,就又被罰沒了。有一次,我剛進了一批水果,突然天降大雨,水果都被淋濕,又賣不出去,結果全部爛掉了,我又成了窮光蛋。後來聽人說有個地方香港人多,賣香賺錢,我就借了一些錢去賣香。

“攢了一點錢後,我打算找個門麵,再做水果生意。於是,在深圳轉了很多地方,發現有個超市門口沒有賣水果的,我就去找超市的老板。我穿著拖鞋,一副寒酸樣,老板一見我,話都沒說一句就叫保安將我趕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