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曆。一般來說,學曆越高,報酬越高。因為學曆高的人自身投資較大。
2.工齡。一般來說,工齡越長報酬越高。因為工齡與貢獻、經驗有一定的正相關關係。
3.能力。能力主要是通過業績與效率反映出來,因此能力越強報酬越高。
4.崗位與職位。崗位不同報酬不同。一般而言,重要的崗位、級別高的職位報酬更高。因為重要的崗位及級別高的職位意味著更多的責任,要求更強的能力及更為豐富的經驗。
公共行政部門的工資製度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圍繞市場取向積極穩妥地進行,傳統的高度集中的工資管理體製得到改變,已初步建立起適應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行政機關各自特點的工資製。
一、公務員的工資製度
(一)建立公務員工資製度的重要性
工資是收入分配的重要內容。無論是初次分配還是再分配,都與個人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關,事關人才戰略的實施,事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因而,解決好工資問題意義重大。
1.建立公務員工資製度是發揮工資職能的需要。一般來說,工資具有分配保障、激勵和調節三種基本職能。工資對公務員隊伍建設的作用也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
(1)國家通過工資分配保障公務員本人及贍養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國家必須在社會主義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根據社會生產力水平以及由生產力水平所決定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公務員的工資水平。
(2)通過滿足和公務員勞動相稱的工資需求,激發公務員的內在動力,從而產生符合期望的達到從事國家任務目標要求的行為。實踐證明,如果建立的工資製度較好地體現了按勞分配的原則,就能有效地激發公務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如果工資製度不能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不僅不能激勵公務員努力工作,還會挫傷絕大多數人的積極性,影響行政效率的提高和政府職能的發展。
(3)通過工資的經濟利益驅動,對公務員的流動發揮導向作用,從而對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產生一定的調節作用。這種調節作用表現在國家給公務員規定和他們能力和地位相稱的工資標準,吸引符合國家公務員條件的人從事公務員工作,並保持公務員隊伍的穩定,使政府機關保持足夠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2.建立公務員工資製度是實施人才戰略的一個重要內容。人才戰略的核心,就是培養人才、吸引人才、使用好人才,最大限度地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提高公共部門的決策科學性和行政效率,需要穩定和吸引優秀人才,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這就需要用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同時還要用適當的待遇留人。用適當的待遇留人,就是要做好工資分配工作,建立有利於人才發揮作用的激勵機製。
工資分配在人事人才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麵,工資製度要服從於人事製度的總體需要,尤其是要適應用人製度的要求。另一方麵,工資製度對於人事製度能否有效運行起著重要作用。在人才配置方麵,工資起著導向作用,在人才的開發、使用和管理中,工資起著激勵和保障作用。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人們擇業觀念、就業方式、價值取向等方麵的變化,現在的人事人才工作已不能單純靠組織安排和行政命令,工資在人事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就顯得更為突出。這是當前做好人事人才工作要考慮的問題,更是工資分配要解決好的問題。
3.建立公務員工資製度是經濟增長的推動因素。
(1)工資對經濟增長有拉動作用。這幾年國家相繼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資,一個重要原因是針對經濟運行中出現需求不足、增長乏力的現象,通過增長工資擴大內需、引導消費,以拉動國債所不能拉動的部分,促進經濟增長,這是一個新的認識。可以預見,隨著市場經濟體製的逐步完善,工資分配政策勢必成為調控經濟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2)工資分配對人才資源配置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影響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區域經濟的發展。一般來說,工資水平較高的地區,有利於吸引高素質的人才,有利於發展知識密集型產業;而工資水平低的地區、則可利用工資成本低的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3)工資分配是經濟體製改革中的重要環節。改革在一定意義上講就是利益分配的調整。生產關係的變革、經濟體製的轉變,必然要求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在深化經濟體製改革過程中,搞好收入分配製度是一個強有力的抓手。
4.建立公務員工資製度是政府廉政建設的重要保障。我們黨作為執政黨,當前麵臨的一個突出的政治問題是腐敗的挑戰。從這些年的情況看,受處分的公務員中經濟問題是主要原因之一。雖然腐敗問題不能說完全是由分配引起的,但分配不合理容易誘發腐敗。因此,在工資製度上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機製和約束機製,為防腐拒變、反腐倡廉提供保證。公務員的工資太低,不便於管理,也容易產生問題。公務員要樹立馬克思主義利益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同時對他們的合理利益應當予以保障,使他們能夠安心工作,做到“以薪養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