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專家看來,這些考核體係存在諸多不足。首先,很多城市政府把GDP、招商引資的標準列為重頭,但隨著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和機構改革的推進,直接反映經濟增長的指標將不適宜衡量政府績效。
另外,臨時性的任務指標多,比如“三亂治理”等。這類指標不利於同類、同級政府部門間的比較。
再有,需內部評估的指標太多,比如,上級交辦的事項、內部法規製度的遵守執行等。專家認為,這些指標屬於內部管理,開放性不夠,不利於公眾監督和民間評估。桑助來說,《中國政府績效評估研究》的指標體係由職能指標、影響指標和潛力指標三大類、33項指標組成(見下表)。專家認為,職能指標是評估體係的主體,這些是政府應該解決的基本問題,如果出了問題,政府部門要直接負責。如果整個評估體係按100分算的話,職能指標至少占60分,影響指標和潛力指標各占20分。
影響指標是用來測量政府管理活動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效、影響和貢獻的。潛力指標反映的是政府內部的管理水平。
學者還建議設立公民評議委員會,由市民等對政府進行製度化的評估。
桑助來說,如果要搞政府績效評估,首先要明確哪些事情是政府該做的。
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門的中心工作,並不一定屬於政府的份內職責。比如,不少地方把強製性推廣某種經濟作物列為政府中心工作,嚴格績效考評,甚至采用一票否決。結果是,所有政府部門的績效考評中,推廣種植某種經濟作物就成為一個重要指標。
“這顯然是政府的越位,”桑助來說。如果在政府角色越位的基礎上進行績效評估,不僅把評估政府的本意曲解了,而且會妨礙政府轉變職能。
桑助來說:“這個結果要科學地使用,千萬不能搞成‘榮譽或現醜’的排行榜。”要避免兩個極端:一是將績效評估結果束之高閣,與幹部任用、內部激勵和資源配置完全脫節;二是在績效評估結果的利用上急功近利,不分場合地推行一票否決。
國際公共管理實踐的經驗認為,把獎懲作為績效評估結果利用的惟一形式,甚至簡單地搞排行榜,往往會導致相關人員對績效評估的抵觸情緒,加劇弄虛作假和“玩數字遊戲”的行為。
各地政績考核的新指標
北京:政績考核要看大氣治汙
北京市政府3月22日召開市長辦公會,會議製定了本市第10階段控製大氣汙染目標,即“力爭全年市區空氣質量二級和好於二級的天數達到62%以上,各區縣二級和好於二級的天數繼續增長”。為促成這一目標的實現,市政府將把各區縣政府和市有關部門完成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情況作為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遼寧:人才工作納入政績考核
遼寧圍繞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的主題,省委書記聞世震強調,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誌對於做好人才工作負有重要責任,人才工作將被納入各級政府、各個部門和單位主要領導目標責任製,進行重點考核。
四川:逐步實施綠色GDP製
綠色GDP主要是針對環境影響程度的數據如何取得、量化和換算等問題進行探討。目前,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已經大體上完成了GDP的新核算體係,相應的改革措施也將從今年開始逐步展開。四川省被列入全國首批推行綠色GDP製度的試點省市,將從今年開始逐步推行該製度,並將其納入地方政府官員政績考核體係。
(資料來源:新京報,2004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