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1966年:造反與浩劫 (1)(3 / 3)

12月11日,“工總司”在人民廣場組織了一場“迎頭痛擊市委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反撲大會”,號稱有60萬人與會。在口號震天的大會上,市長曹荻秋被迫簽字,同意支持“工總司”的革命行動。12月23日,“赤衛隊”也在人民廣場組織了一場有十多萬人參與的“批判上海市委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大會,曹荻秋被迫簽字,接受赤衛隊的“八項要求”,承認它也是一個革命群眾組織。誰料兩天後的25日,“工總司”又在文化廣場召開批判大會,曹荻秋在大會上不得不又撤銷了對“赤衛隊”的支持。

就這樣,上海市委被夾在兩支工人造反組織之間,焦頭爛額,左右為難。曹荻秋的“出爾反爾”當然引起了“赤衛隊”的極大憤慨。12月26日,《人民日報》發社論《迎接工礦企業文化大革命的高潮》,稱“現在,一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新高潮,正在全國工礦企業中興起”。

28日,“赤衛隊”上萬人到市委所在的康平路遊行,要求曹荻秋承認擁有80萬人的“赤衛隊”是革命群眾組織,否則就要搞全市性的停水、停電和停交通,他們占據了行政大院。29日,王洪文調來十多萬造反隊員,包圍康平路。30日淩晨兩點,“工總司”對“赤衛隊”發動衝擊,雙方大打出手,場麵十分血腥,到清晨7點,2萬名“赤衛隊”隊員投降,他們被押解到四條馬路上,繳下來的袖章有六大堆,91人受重傷,240多個“赤衛隊”的領頭人被關押。

“康平路事件”是上海乃至全國的第一次大規模武鬥。30日下午,部分“赤衛隊”隊員去北京“告狀”。王洪文率人追擊到江蘇昆山界內,又挑起一場打鬥,造成滬寧鐵路交通中斷。

通過這一番“武裝鬥爭”,“工總司”取得了勝利。1967年1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元旦社論《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提出:“1967年,將是全國全麵展開階級鬥爭的一年。1967年,將是無產階級聯合其他革命群眾,向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和社會上的牛鬼蛇神,展開總攻擊的一年”。

1月5日,“工總司”等11個造反組織在《文彙報》上發表《告上海全市人民書》,宣布全麵奪權。第二天,造反派在人民廣場召開10萬人大會,批鬥了市委書記陳丕顯、市長曹荻秋,全市幾百個高級幹部被揪到會場陪鬥。這場造反運動被讚許為上海“一月革命”。作家胡月偉在《瘋狂的節日》中描寫了當時的景象:24層的國際飯店樓頂上撒下雪片似的傳單。曹荻秋被弄到高高的消防車雲梯上遊街示眾,潮水般的人們仰著興奮而扭曲的麵孔,隨著緩緩行駛的消防車奔跑,指點頭上反剪雙臂、頸懸木牌的舊市長,“當權派!嗬,大官兒。打倒在地嘍!”……

王洪文的行動顯然一再地得到了北京方麵的鼓勵。1月9日,《人民日報》轉載《告上海全市人民書》,對上海的奪權行動表示支持和歡呼。1月22日,該報再發社論《無產階級革命派大聯合,奪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權!》,社論用十分熱烈的口吻呼喊:“有了權,就有了一切;沒有權,就沒有一切。聯合起來,團結起來,奪權!奪權!!奪權!!向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和堅持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頑固分子,展開全國全麵的奪權鬥爭……敵人不投降,就叫它滅亡!”這篇社論震動了全國和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