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做生意是種境界,做永久的朋友做永久的生意(1)(2 / 3)

孫濤因為當眾出言傷人,傷了朋友的麵子,而失去了一個知心朋友,這都是由於他在處世方法上的失誤造成的。要知道在一些人眼裏,麵子是十分重要的,有時候麵子甚至重於一切。了解這一點,你就該知道,即使是對最親密的人,也要給他留麵子。

有人說:中國人死要麵子。死要麵子就是說寧願死,也要麵子。孔子的高足子路就是這樣,他為了不丟麵子,不惜結纓而去。因為麵子反目成仇甚至生死之爭的情況並不少見。

公元前605年,楚人獻給鄭靈公一個特大的鱉,靈公用它來大宴群臣,卻唯獨不讓子公吃。這是因為一次上朝,子公的食指突然動了起來,他便對別的大夫說,我的食指一動,就能嚐到非同一般的美味。靈公聽後,偏要讓子公的話不能實現,這顯然是不給子公麵子。子公也不是好惹的,為挽回麵子,就徑直走向烹鱉的鼎前,染指於鼎,嚐之而出。子公挽回了自己的麵子,卻掃了靈公的麵子。雙方隻好翻臉,隻不過子公搶先一步,弑殺靈公,並給他弄一個“靈”的諡號,讓他永遠沒有麵子。

想想靈公死得真不值,就因為丟了別人的麵子,便遭到殺身大禍,死了依舊沒有麵子。

每個人都需要麵子,而且也都希望自己有麵子,有麵子就能被別人看得起,表明他在人群中間有優越感。懂得這個道理,交友就方便許多,隻要你能放下自己的麵子,給別人一個麵子,相信你會在辦事時獲益匪淺。

不過這種麵子必須是你給別人的,而非自己爭的。爭麵子於己於友,都沒好處,隻會傷了和氣。

西晉的石崇與王愷鬥富,就是典型的麵子之爭。王愷用麥糖摻米飯擦鍋,石崇就用蠟燭煮飯;王愷用紫絲布做步障40裏,石崇就做錦布障50裏;王愷用赤石脂塗牆,石崇就用花椒和泥塗牆。最後,弄得晉武帝也來幫忙,他賜給王愷一支二尺高的珊瑚樹,世間罕有。沒想到石崇根本沒把它放在眼裏,拿起他的玉如意就敲過去,珊瑚樹應聲而碎,他回頭吩咐仆人回家取出珊瑚樹,讓王愷任意選取,有三尺高的,四尺高的,弄得王愷悵然若失,垂頭喪氣。石崇太過固執,不會忍讓朋友,一下子讓王愷的麵子丟盡。他比王愷富有,這是一個事實,他卻非比不可,比的結果,自然是他麵子十足。無論王愷接受不接受珊瑚樹,有一點是肯定的,麵子傷了,談交情就談不上了。石崇大可不必做得如此絕,假若他若肯處處讓別人一分麵子,那就是另一種情形。

處世時,首先就是要懂得時刻顧及別人的麵子。倘若你自恃自己的麵子大,不把別人放在眼裏,碰上死要麵子的人,就可能不吃你那一套,甚至可能撕下臉皮和你對著幹,這樣常常會把彼此的關係弄僵。

懂麵子,你還得去要麵子,假若你請朋友吃飯,而朋友不太領情,這時,你便不能割袍斷交,你要學會去要麵子,你要說看在多年交情的分上,給我一個麵子。隻要他給了你麵子,他吃了飯,那麼,他的人情算欠下了,即使飯是朋友給你麵子才吃的。送禮也一樣,讓朋友給個麵子收下,這個麵子你得去要。

老李幫老朋友辦了件事,老朋友和妻子拿了些禮品登門道謝,老李覺得自己隻是舉手之勞,就死活不收禮,沒想到老朋友一走就再沒跟他聯係過。老李打電話一問,朋友在電話裏說,“提禮物去硬被你推出來了,知道我那天怎麼從你家走出來的嗎?”老李這才知道怎麼回事,道歉之後兩人又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