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量小的人往往飲酒的方法也不高明,宴會一開始客戶為你斟酒時,你就“咕嚕咕嚕”地一杯又一杯地喝個不停,當客戶真的要和你麵對麵地幹幾杯時,你差不多已經醉得天昏地暗了。
此外,酒量小的人也不喜歡別人為自己頻頻斟酒,自己在為客戶斟酒時也會特別小心,但手法往往不佳。比如,飲高度酒客戶催促著斟滿時,一方麵慌慌忙忙地把自己杯裏的一飲而盡,一方麵又急急忙忙為對方斟酒,因對方的酒杯裏還有酒,所以也喝不進多少;相反的,因為自己的杯子是空的,客戶當然要給你倒滿,這時客戶再和你幹杯時,你已經比客戶多喝一杯了。如上所述,在喝酒時斟酒是大有學問的,因此,你應該在這些問題上多動點腦筋和多下點工夫才可以。
酒量小的人不僅要設法控製自己的酒量,還要動腦筋琢磨勸酒的方法。敬酒、勸酒、斟酒的方法越高明,對方也喝得越高興。
宴會上如果客戶明知你酒量小而有意想把你灌醉的話,你可直率地把酒杯收起來,並且鄭重其事地告訴客戶:“我的身體實在是受不了,請您諒解!”
陪酒量大的客戶喝酒之前,最好先多吃些脂肪多的食物墊墊底,以起到保護胃壁和阻止酒精吸收的作用。在喝酒的方法上,開始要少喝一點,然後再逐漸地增加酒量,使自己有個適應的時間。
宴席上不能厚此薄彼
在宴席上需要分清主次,有輕有重,不可能平均。但聰明的人在保證“重點”的時候,絕不忽略“一般”。比如,迎麵來了三個人,好久未見了,其中一位正是自己急於尋找求助辦事的,你怎麼對待呢?是抓住一人,不計其餘;還是逐個關照,熱情寒暄一番,然後和其他人說明情況,保證“重點”,這就是一個技巧。
人和人的關係,往往不是簡單的我和你的關係,常常是我和他,三四個甚至五六個的關係。
當客人懷著歡喜的心情坐到你的家宴席上時,他們倒不是為了吃點喝點什麼,而是為了通過這種社交形式互訴衷腸、互訴友情。隻要主人能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客人,那麼,家宴桌上的“皆大歡喜”是不難做到的。而如果“熱”此“冷”彼,“冷”者當然不高興,而“熱”者心中也不會好受,因為實際上那少數的“熱”者,有意無意地被人推向了“冷”者的對立麵,心裏也會“為之不歡”。據說,圓桌的發明,正是為了使入席者既無南麵之尊,又無北麵之卑,其中本身就隱含著“平等”兩字。坐在象征平等的圓桌邊進餐,而偏要人為地造出種種不平等的舉動來,豈不可笑?
那麼,要處理好多個關係,做到不偏不倚、一視同仁,應該注意哪些方麵呢?
1.勿以尊卑定“冷熱”
無論職務高低,那些大人物與一般平民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也是平等的。在一般的家宴桌上,隻要不是什麼特殊需要,盡可以隨意一點,那樣有好處,甚至可以調節“官”、“民”關係。而如果把“官”和“民”的關係延伸到宴會桌上來,不僅不會使上司提高威信,讓上司臉上有光,而且隻會適得其反。2.勿以親疏定“冷熱”
在家宴席上,來的客人之中,會有與主人關係比較親密的,也有與主人關係一般的人,在這種場合,特別要注意不能區別對待。在與人交往時,既不諂媚討好尊者,也不歧視冷落卑者,端莊而不過於矜持,謙遜而不矯揉造作,充分顯示出你的誠摯內心。
你常常會聽到周圍有這樣的評價:某人做事真周到。這樣的話,肯定就是對那些在日常應酬中做得圓滿者的讚賞,同時也說明了被讚賞者是日常應酬的成功者。
在宴席上,如果有三個人,那麼其中一個人可能會是本次應酬的“次要者”。如果在應酬過程中,這位“次要者”遭到了冷落,在心裏產生不被重視的感覺,那他的心裏將會是非常尷尬的,而且以後他便會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出現在這樣的場合。這樣,你就有可能因此而失去一個可以在某個方麵向你提供幫助的朋友。
讓每一個人都感到你在重視他的存在,你的事業便成功了一半。適當地讓“次要者”參與到你們的談話中,不僅可以打消“次要者”的尷尬,同時還可以為你贏得朋友的心。讓“次要者”感到他的存在,可以有以下四種形式:常常向“次要者”微笑;不時地向“次要者”詢問一些平常的問題;常常示意“次要者”喝茶或吃點心;讓“次要者”參與到你們的談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