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11時19分,鍾如九開通了新浪微博,並發布了其大伯的死訊、宜黃官員搶屍和家人遭軟禁等事件後續狀況。鄧飛說,鍾如九的微博是“中國維權史上新的一頁”5。鍾如九在看到微博對自己維權帶來重大轉機後,才開通新浪微博自救。她的微博信息之所以受關注,一方麵基於她的社會關係,如朋友、同學、親戚和同事的關注,最重要的還是有賴於劉長、鄧飛等為其在微博上造的勢。隨後鍾如九發的每一條的微博都被海量轉發和評論,使事件的社會關注度進一步提高。這是事件微博傳播的第二階段。鍾如九的微博受到廣泛關注並不是因為當事人的社會網絡,而是因為事件本身特別的新聞性、社會性等。在其微博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微博友在了解信息的同時,也認識了解了她本人,有的博友更將她加為關注對象,這樣一來,鍾如九的微博社會網絡大大拓展了。
在該事件的傳播過程中,社會網絡關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劉長、鄧飛等人通過微博傳播,事情就不會受關注。在微博平台上,不管是弱勢群體,還是強勢群體,都可以通過自己的社會網絡傳播信息,或通過傳播信息來擴展社會網絡,弱勢群體就此有了話語空間和利益訴求渠道。當然,如果事件沒有巨大的新聞性,劉長們就可能不會關注鍾如九他們一家人,鍾如九的微博也不會如此受關注,更不會有驟然擴大的社會網絡。
⒉宜黃強拆事件的微博話語權力中心
自微博開通之日起,鍾如九就通過微博告知廣大博友事件的進展和被燒傷家人的近況。18日淩晨2時許,鍾如九在微博上發布了大伯的死訊,10多分鍾之後,她連續更新了3條微博,講述了大伯的遺體被相關部門強行搶奪出醫院的過程6。微博客對於鍾如九所發的信息更加關注,也相互轉發鍾如九的微博。雖然她做的隻是事實性信息傳播,但其作為這起微博事件中的臨時性話語權力中心,讓自己成為關注焦點,也讓這起事件成為了關注焦點,從而影響信息流動的方向。
鍾如九有一個穩定的“粉絲團”,即有同樣經曆的博友,他們對鍾如九這“意見領袖”的塑造,以及事件權力雙方的博弈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們看到鍾如九用微博維權時,認為鍾如九很勇敢,也想通過關注鍾如九、關注事件的進展,希望鍾如九幫自己維權。他們申訴自己的痛苦遭遇,同時轉發信息大肆傳播事件,製造輿論。可以說,鍾如九成了拆遷事件弱勢群體的代表。他們作為鍾如九利益的忠實支持者,有助於改變鍾如九弱勢的一麵,使事件向利的方向發展。這樣,宜黃政府就處於被動境地。
⒊微博信息流動機製中事件的傳播擴散
微博信息流動機製中的轉發機製和推薦機製在事件中得到廣泛運用。不管是轉發,還是推薦,操作都相當容易,一鍵即可,這就使得微博信息再傳播的可能提高,從而促使信息快速流動。微博的轉發機製和推薦機製是交叉起作用的,轉發機製加快了事件信息多級流動的可能性與擴散的速度,推薦機製增強了微博事件信息擁有超越人際關係網絡的約束而進行傳播的能力。《新世紀》記者劉長發的關於鍾如九及其家人遭遇的微博,經資深網友慕容雪村的轉發後,該微博信息的轉發次數呈幾何級數增長。隨後《鳳凰周刊》記者鄧飛用微博直播事件現場進展狀況,就連地產大佬潘石屹、任誌強也用微博加入圍觀,使得信息急劇擴散。在這些名流的推薦下,信息傳播突破人際關係鏈條的約束。事件本身及對事件的看法都廣泛傳播,從而形成了強大的輿論壓力,微博也已成為了公眾輿論形成的中心。
隨後,《新世紀》周刊、成都電視台、鳳凰衛視、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傳統媒體也介入事件,對事件深入跟蹤報道,使宜黃事件超越網絡,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