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10時許,新華社發布消息稱,17日夜撫州市委決定對宜黃縣“9·10”拆遷事件8名相關責任人做出了處理。
三、微博如何改變當事雙方力量
在宜黃該事件中,微博介入前,強拆方宜黃政府因其政治權力地位,處於優勢地位。作為事件的受害者,鍾家是沒有任何優勢而言的,他們的處境越來越不利。
微博介入事件後有了轉機。微博將地方政府-被強拆房主之間的權力博弈置換成了網民-地方政府之間的權力博弈,使得宜黃政府不得不麵對來自整個社會的強烈質疑。如果說宜黃強拆事件將會在中國城市的“圈地運動”史上留有特殊的印記,那麼其原因就在於微博的介入7。首先,通過微博信息,人們知曉了事件,開始關注起事件。隨著事件的升級,在微博傳播下,事件的關注度進一步提高。在拆遷戶自焚、機場截訪、鍾如九被押上車、醫院搶屍等階段,隻有鍾方一方在訴說慘痛遭遇,政府一方不做回應,增加了博友的憤怒,他們紛紛在微博中達對政府做法的不滿和對鍾方遭遇的同情。一些有同樣不幸遭遇的博友成了鍾方的核心粉絲團,他們不斷為鍾方奔走呼號。微博信息的轉發和推薦機製使得這些評論也相互傳播,微博成了輿論形成的中心。這時在輿論上,鍾方占了主導。
傳統媒體的介入,事情有了根本性轉機。需要說明的是,傳統媒體介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事件在網絡上產生了強大風波,成為了網絡焦點和輿論焦點,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在事件中,作為新媒體的微博更主動、更給力,而傳統媒體比較滯後被動。但雜誌、報社、電視台等傳統媒體的後續跟蹤報道產生的社會效果更強烈,使事件一下成了整個社會焦點話題。在強拆方態度的蠻橫和鍾方不幸的對比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微博都選擇站在弱勢群體這邊,事件的政治性和社會性大大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方麵沒有澄清事實,也沒有人替他們說話,當事雙方的博弈力量懸殊有了根本性扭轉。當所有的矛頭都指向強拆方時,他們明顯地處於被動不利的地位。政府約談傷者家屬、積極救治傷者家屬、相關官員問責也都是後繼之策。
從宜黃強拆微博事件的分析來看,弱勢群體的媒體話語權發展的導火索還是在網絡媒介,根本在於深化新聞體製改革,重點突破在傳統媒體。但不容置疑的是,微博已經打開了弱勢群體的話語權。
參考文獻:
1、楊雪梅.“自媒體”挑戰網絡規範 網絡問政成潮流[N].人民日報.2010年12月16日.
2、彭蘭.微博客的信息傳播機製分析[OL]. http://media.people.com.cn.2010年10月11日.
3、林小燕.微博客流行的學理思考[OL]. http://media.people.com.cn .2010年11月24日.
4、劉卉.從宜黃拆遷自焚事件看微博傳播的特點[J].傳媒觀察.2011(2).
5、賈慶森. 宜黃事件:微博翻開公民維權新一頁[OL]. www.chinavalue.net.2010年10月9日.
6、杜恩湖.鍾如九微博維權路 事件詳情回望[0L]. http://www.hinews.cn.2010年9月20日.
7、王秀寧.微博時代十大事件:圍觀改變中國[N]. 時代周報. 2010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