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圍城》人物對話的語用學分析(3 / 3)

柔嘉道:“人家多好!又美,父親又闊,又有錢,又是女留學生,假如我是你,她不看重我,我還要跪著求呢,何況她居然垂青——”

鴻漸眼睛都紅了,粗暴地截斷她話:“是的,是的,人家的確不要我。不過,也居然有你這樣的女人千方百計要嫁給我!”

這段話是孫柔嘉和方鴻漸的對話,孫柔嘉由於被奚落和嫉妒,把氣都撒到了方鴻漸身上。雙方各用“假如我是你,我還要跪著求呢”“不過,也居然有你這樣的女人千方百計要嫁給我”來回答對方的話,而雙方也知道對方故意諷刺自己。這就產生了會話含義。

又如在《圍城》第九章中:三奶奶回房正在洗臉,二奶奶來了,低聲說:“我想這事不妙呀。從香港到上海這三四天的功夫都等不及了麼?”三奶奶不願意輸給她,便道:“他們忽然在內地訂婚,我那時候就覺得太突兀,這裏麵早有毛病。”二奶奶道:“對了!我那時候也這樣想。他們幾月裏訂婚的?”兩人屈指算了一下,相視而笑。鳳儀是老實人,下的目瞪口呆,二奶奶笑道:“三叔,咱們這位大嫂,恐怕是方家媳婦裏破紀錄的人了。”

在這個例子中,方鴻漸來信告訴父母,自己和孫柔嘉準備在港完婚後回家,二奶奶和三奶奶對此妄加推測——柔嘉是因懷有身孕,不得不提前結婚。他們並預備以此作為笑柄。正因為是胡亂猜疑,有事背後議論,所以很多話語不便直接表述,隻能含糊其詞,這幾處中還有許多表達不完整的地方。如在“從香港到上海這三四天的功夫都等不及了麼?”又如“咱們這位大嫂,恐怕是方家媳婦裏破紀錄的人了”這一句中,讀者也許會問“她破了什麼記錄呢?”這些想問的正式說話人有意不明說的,也正是隱含在話語中的言外之意。

四、結語

語用學研究特定語境中的話語生成與話語理解,因此它離不開語言使用的語境因素,比如說話人、聽話人、時間、地點或空間、場景等。人們常說“到什麼山,唱什麼歌”,“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也即根據不同的交際目的、交際對象,選擇不同的語言形式,這是一種典型的語用思想,也是人們交際能力的具體表現。《圍城》一書是錢鍾書“錙銖積累”而寫成的,小說沒有明確的故事線索,隻是一些由作者瑣碎的見識和經曆組合而成的具有其個人魅力的獨特情節。通常來講,複雜多變的情節必然要有完美語言功力的支持。隻有這樣才能夠早就一部好作品。在這方麵錢鍾書先生無疑是非常成功的。所以說,讀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不能隻像閱讀一般小說一樣去觀賞情節更要多體會和揣摩其語言的精妙之處。否則,隻能是走馬觀花,體會不了作者的真正用意和精髓。要知道《圍城》情節的精妙和語言兩者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整體。失去了情節的語言或者是失去了語言的情節都是令人惋惜的。要知道,這不小說的最成功的地方也是其語言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索振羽.語用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錢鍾書. 圍城[M]. 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1

3、何兆熊. 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4、王建華. 語用學與語文教學[M].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

5、何自然.語用學講稿[M].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