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過學唱優美高尚的音樂培養學生“大愛”人格
現代職業院校的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這些學生在人格上最缺乏的就是“愛人之心”,他們在生活當中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別人的感受,這極大的影響到他們的社會關係。而音樂則可以培養學生“大愛”人格,苟子認為音樂可以“正身行、廣教化、美風俗”,優美高尚的音樂可以觸動人的心靈,對人們的思想道德品質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音樂教育的角度來看,優美的音樂藝術是塑造學生靈魂的有效手段,能夠起到精神方麵的激勵、淨化和升華的作用,通過音樂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養發生本質的變化。在這一方麵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選擇優美高尚的音樂,並非任何音樂都適合進行“大愛”人格的培養,隻有一些蘊含著豐富愛的內容的歌曲才適合,當然這不包括流行音樂,在這裏教師應該認真甄別,作出正確的選擇。《歌唱祖國》、
四、通過音樂的特點培養學生多種美好人格
從本質上來講音樂是一門關於聲音的藝術,它通過力度、速度、音色、節奏、旋律、和聲等手段強烈的刺激著人們的聽覺神經,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人們可以產生不同的情緒和不同的想象。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利用好音樂的這一特點,培養學生多種美好的人格。首先,教師在音樂教學當中要引導學生認真練習音樂知識和音樂技巧,在學習的過程中鼓勵他們迎難而上,遇到挫折的時候不氣餒,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艱苦努力的頑強個性,培養他們堅強的意誌和刻苦學習、奮鬥的毅力。其次,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要通過各種形式的集體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也是一種美好的人格,這種人格對學生將來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通過音樂教育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能夠為他們將來的發展奠定身後的基礎。
總之,音樂教育已經成為職業教育重要組成部分,職業院校應該利用好音樂教育,使之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最佳途徑。
參考文獻:
1、楊光.在音樂教學中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J].林區教學,2011年03期
2、張景豔.音樂學科教學對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