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簡析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1 / 2)

簡析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教育論叢

作者:靳夢琳

摘 要:隨著職業教育思維的轉變,音樂教育在職業教學中的作用不斷凸顯,通過音樂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素質全麵發展,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不僅對學生在校學習,還是將來走上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職業教育發展的角度,根據現有資料詳細分析了音樂教學在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上的作用,並就如何發揮、提高這種作用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能夠對職業院校音樂教育有所幫助。

關鍵詞:職業教育;音樂教學;人格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1

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音樂教育已經成為職業教育的重要內容,音樂教育本身既是音樂知識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疏導的重要方式。通過音樂的學習可以讓學生的生活更加充實、愉快和輕鬆,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餘能夠調節學生的心情、陶冶學生的情操,鍛煉學生的意誌、培養學生的個性,從這一角度來講音樂教育也是一項塑造人格的工程。課件音樂教育在培養職業院校學生健全人格上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何、提高這種作用是職業院校音樂教育中麵臨的重要問題,要想達到這一目的職業院校應該深化音樂教育認識,采取一些針對性的措施切實提高音樂教育在學生人格培養中的作用。

一、通過音樂創造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

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也是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在職業院校當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僅僅體現在專業創新能力上,也體現在藝術創新能力上。音樂教學能夠通過音樂的創造性思維活動來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意識,是發展學生思維的重要形式,通過音樂創造思維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要想達到這一目標,職業院校的音樂教師可以從創造音樂學習活動作為切入點,以音樂創作活動讓學生獲得創造的體驗。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音樂作品的過程中,一方麵要學習音樂知識,或音樂審美體驗;另一方麵,要讓學生學會利用所學的音樂基本要素完整的表達他們的音樂思想。這主要是由音樂創造本質決定的。任何一個音樂作品都是一個三度創作的過程,所謂的三度創造主要是指作曲、表演和欣賞,通過學習音樂創作的過程,讓學生可以體會在音樂沒的同時,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表現和創造能力。教師在教學當然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利用音樂獨特的魅力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造動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挖掘學生的創造潛力,使學生成為具有創新能力的個體。

二、通過音樂鑒賞培養學生“審美”人格

在職業院校,音樂欣賞是課程教學的重要形式,也是藝術欣賞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音樂欣賞可以培養學生高尚的品質與情操,提高學生音樂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最近幾年隨著職業院校對音樂教學的重視,音樂課程治療和教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音樂課程也受到廣大學生的熱烈環境,可以說大多數學生在學習之餘都是通過欣賞音樂放鬆自己、獲得審美體驗的,可以說音樂已經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就要求教師在音樂教學當中將音樂作為一種重要的“審美”人格培養形式,通過音樂教育使學生真正成為音樂藝術的欣賞著,在欣賞音樂作品的同時使學生在認知、情感和個性方麵得到全麵發展。首先,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鍛煉,音樂是抽象的,要想將音樂轉化為具體的形象需要學生展開無限的想象與聯想。體會音樂所要表現的思想和已經,使其能夠獲得情感的陶冶和培養,比如說欣賞《世上隻有媽媽好》,體會偉大的母愛,通過欣賞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掌握基本的審美知識。其次,要讓他們掌握審美的技巧,審美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說哪裏是切入點,哪裏是音樂的高潮,音樂當中是如何表達作者的情感以及音樂的情感的,這些需要教師教學當中詳細分析和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