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數據時代下的旅遊機遇(1 / 1)

大數據時代下的旅遊機遇

文化

作者:戴衍華

進入2013年,大數據(big data)一詞越來越多地被提及,人們用它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最早提出“大數據”時代到來的是全球知名谘詢公司麥肯錫,麥肯錫稱:“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於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餘浪潮的到來。”

大數據時代來臨首先由數據豐富度決定。社交網絡興起,大量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戶生成的內容)內容、音頻、文本信息、視頻、圖片等非結構化數據出現了。另外,更大的物聯網數據量,加上移動互聯網能更準確、更快地收集用戶信息,比如位置、生活信息等數據。從數據量來說,目前已進^大數據時代。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民收入的顯著提高,人們的出遊願望越來越強烈,旅遊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為了順應網絡技術發展帶給人們生活、消費、出遊習慣的變化,國家、省市旅遊主管部門以及各景區、旅遊企業都建設或正在建設不同的旅遊信息係統,為旅遊者提供旅遊信息服務、線路規劃、商務預訂等。目前建設的旅遊信息係統大都把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應用考慮了進來,那麼,在已經到來的大數據時代,旅遊信息係統應如何建設?

利用大數據技術布局數據采集方式

目前,建設的旅遊信息係統大都側重於旅遊信息服務,也就是信息數據的輸出,數據采集的手段和方式考慮的較少。事實上,為了提供更加準確可靠的信息,必須要有全麵、豐富的信息采集方式。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就提供了一種非常有效的數據采集方式。旅遊信息係統涉及到的數據種類很多,除了通常傳統的各種統計數據(十進製)以外,圖像、音頻、視頻等非結構數據也是重要的數據。旅遊信息豐富的特征更符合大數據的要求。因此,在建設旅遊信息係統的時候一定要布局好各種結構、半結構、非結構化數據的采集。確保采集到的數據大,為大數據的分析處理提供原材料。

利用大數據工程謀劃數據的運營和管理

大數據分析、加工、處理的楊心載體是數據中心。旅遊信息係統的數據中心不是簡單的數據庫,也不是簡單的幾台數據庫服務器,而是基於雲計算的數據中心。它不但具有強大的各種類型數據的存儲能力,強大的數據抓取能力,而且還具有超強的數據分析計算能力。旅遊信息係統涉及到遊客的消費習慣、興趣愛好、自身素質在旅遊要素(吃、住、行、遊、購、娛)上的運行軌跡。真正的大數據是全數據,通過采集到的數據可以還原遊客的整個遊曆過程。如此龐大的數據,必須要有係統的、完善的硬件設施來運營和管理。旅遊信息係統在建設之初就應該謀劃好數據中心的建設。

利用大數據科學設計數據分析處理模型

旅遊信息係統采集的所有數據並非都有用,比如一個小時的視頻中有用的可能就是一兩秒的內容。設計什麼樣的規則能夠快速找到有用的數據?什麼樣的數據才是有用的數據?如何從采集到的有用的數據中推演出想要的答案?這都要利用大數據科學根據旅遊的特征,設計出數學模型,並反複驗證,修改完善,才能推廣應用。大數據科學不是純數學的概念,它是數學與相關行業相關學科相關聯的綜合性學科。

利用大數據應用深挖數據背後的商業信息

大數據時代的核心是數據的應用,通過數據的采集、加工、分析,挖掘出數據承載的管理信息、商業信息、市場信息。旅遊信息係統采集的數據是旅遊者在整個旅遊曆程中的全數據。旅遊市場是旅遊者的市場。市場的分析就是對旅遊者的分析。大數據時代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認識問題由原來的因果論,發展成為定量論。對一個現象的證明是對所有數據的分析,采用的不是隨機樣本,而是所有樣本。通過旅遊信息係統的建設,對所有旅遊者的所有遊覽路徑、消費行為、景點選擇、關注熱點、興趣愛好等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預演行業的發展態勢,評估旅遊景區的管理、服務、營銷水平,研判旅遊企業的發展戰略,從而發現新的管理模式、商業模式和營銷模式。

總之,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帶給我們新的機遇,新的挑戰,同時也為旅遊信息係統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隻要搶占高點,早謀劃、早打算,建設的旅遊信息係統就能為遊客提供更加精致、全麵、豐富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