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性平,具有健脾益氣、祛濕、抗癌等功效。對於脾胃氣虛、大便溏薄、慢性腎炎、腎病水腫、食管癌、胃癌等病症有一定輔助療效。
脾胃氣虛、胃呆少納、大便溏薄、慢性腎炎、腎病水腫、食管癌、胃癌、宮頸癌等病症患者適宜食用。此外,蠶豆含有植物凝集素,具有消腫退瘤、防癌抗癌作用。
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蠶豆不宜生吃,以免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因此,必須將蠶豆煮熟後再食用。同時,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否則容易引發結腸癌。
p175豇豆e27
豇豆富含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鈣、磷、胡蘿卜素、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等成分。
豇豆性平,具有健脾養胃、理中益氣、補腎、降血糖、促消化、增食欲、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對尿頻、遺精及一些婦科功能性疾病有輔助功效。
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積腹脹、口渴、多尿、婦女帶下、腎虛、腎功能衰弱、腳氣病、尿毒症、糖尿病等病症者以及老年人適宜食用。
豇豆性味平和,但不宜多食,否則會產生不良後果,尤其氣滯便結之人更應慎食。此外,豇豆與粳米一起煮粥食用不宜一次過量,以防產氣腹脹。
黃豆e28
黃豆富含蛋白質、礦物元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等營養物質,營養價值很高。
黃豆性平,具有健脾、益氣、補血、降低膽固醇、抗癌之功效,可用於治療疳積、瀉痢、腹脹羸瘦、脾氣虛弱、消化不良、外傷出血、前列腺疾病等症。
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氣血不足、營養不良、癌症等病症患者適宜食用。此外,黃豆適宜煮熟後食用,尤其適宜少年兒童生長發育時期食用。
消化功能不良、胃脘脹痛、腹脹等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人應盡量少食,主要是由於黃豆不易消化吸收,會產生大量的氣體造成腹脹。
p176黑豆e29
黑豆性平,具有補脾、利水、解毒之功效,對於各種水腫、體虛、中風、腎虛等病症有顯著療效。凡食物中毒或藥物中毒,均可用黑豆汁與甘草煎湯飲,以解毒。
體虛、脾虛水腫、腳氣水腫、小兒盜汗、自汗、熱病後出汗、小兒夜間遺尿、妊娠腰痛、腰膝酸軟、老人腎虛耳聾、白帶頻多、產後中風、四肢麻痹者適宜食用。
不宜多食炒熟後的黑豆,主要由於其熱性大,多食易上火,尤其是小兒不宜多食。此外,黑豆也不宜與蓖麻子、厚樸同食。
芸豆e30
芸豆營養豐富,據測定,每百克芸豆含蛋白質23.1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56.9克、鈣76毫克及豐富的b族維生素,鮮豆還含豐富的維生素c。
芸豆具有溫中下氣、利腸胃、益腎、補元氣等功效。
老少皆宜。尤其適合心髒病、動脈硬化,高血脂、低血鉀症和忌鹽患者食用。
不宜生食或者食用半生不熟芸豆,主要由於鮮芸豆中含皂甙和細胞凝集素,皂甙存於豆莢表皮,細胞凝集素存於豆粒中,食後容易中毒,導致頭昏、嘔吐,甚至致人死亡。
p177赤小豆e31
赤小豆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以及礦物元素鈣、磷、鐵、鋁、銅等,並含有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赤小豆性平,具有止瀉、消腫、滋補強壯、健脾養胃、利尿、抗菌消炎、解除毒素等功效。而且赤小豆還能增進食欲,促進胃腸消化吸收。
腎髒性水腫、心髒性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不良性水腫以及肥胖症等病症患者適宜食用;同時產後缺奶和產後水腫的婦女也宜食,用赤小豆煎湯喝或煮粥食用。
尿多之人不宜食用,主要是由於赤小豆具有利水的功能。
芝麻e32
芝麻性平,具有潤腸、通乳、補肝、益腎、養發、強身體、抗衰老等功效。芝麻對於肝腎不足所致的視物不清、腰酸腿軟、眩暈、眼花、頭發早白等療效顯著。
高脂血症、高血壓、身體虛弱、貧血、老年哮喘、肺結核、蕁麻疹、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婦女產後乳汁缺乏、慢性神經炎、習慣性便秘、糖尿病、末梢神經麻痹、痔瘡以及出血體虛等病患者宜食。
患有慢性腸炎、便溏腹瀉、男子陽痿、遺精等病症患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