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企改製,你“轉型升級”了嗎(2 / 2)

第八問:你是否有每天早晚各用半個小時思考的習慣?

早晨半小時的思考要點是當天要做哪些事、如何做到萬無一失、做到工作的上限;而晚上半小時的思考要點是一天中是否已將要做的事做到位、有哪些欠缺尚需要在次日或日後加以彌補。這樣進行思考,可以讓人根據事物的“輕重緩急”有條不紊去做事,否則有可能讓芝麻般的小事將西瓜般的大事延誤了。如果能按一年、三年或五年規劃“係統”做事更好。

第九問:你是否總能站到領導、同事、采訪對象或廣告主的位置來檢驗自己,考慮問題?

你是否要求別人“1分鍾早晚是性質問題”,卻對自己網開一麵?你是否需要別人對你充分展示誠信、來不得半點沙子,自己的一言一行卻總留下“懸念”、讓人猜不透看不懂?媒體人相比其他人更應是智慧群體,但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應該是最能讓人看得懂的人,是用自己的能力說話的人。

第十問:你的朋友圈、客戶圈是否在你不知為什麼的情況下未能有質量地壯大,而是在漸漸縮小?

新聞采寫、廣告經營都需要從業者擁有比其他職業人員大得多的朋友、客戶圈。這些朋友、客戶可對你的工作提供支持,如果一個又一個你所需要的朋友、客戶不明不白地遠離你,責任顯然不在他們身上,你一定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後盡快扭轉這種局勢。

第十一問:你是否每天在工作上要比別人多用1小時並力求每天使無聊的事情減去一大半?

你是否凡事想到一舉三得或四得、五得,是否沒有放任自己內心的鬥爭、被折騰得精疲力盡?媒體工作是沒有明確上班時間概念的工作,是在班餘也在工作的職業。在這樣的崗位上如拘泥於8小時工作、拘泥於機械性的安排,其結果隻能是“崗位對你無所謂”。

第十二問:你能否做到將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缺點各放大1倍、10倍甚至100倍?

這既是工作原則(這樣可使你找到更多的“亮點”展現到自己的媒體上),又是為人原則,可讓你更容易學習別人的優點而避免妄自尊大。

第十三問:你是否有心懷感恩而做事駕輕就熟的感受?

一滴水如果融入江海,就會洪流滾滾;一個人如果踏上高鐵,要讓自己慢下來就如同讓自己快起來一樣艱難。容易成功的人不是擁有兩個肩膀,而是有三個肩膀,那第三個肩膀是從別人處借來的。這可能就是你是否選擇了優秀團隊、是否真正融入優秀團隊的結果。不相信團隊,不懂得感恩的人,想在媒體這一人才濟濟的地方嶄露頭角,是有難度的。

第十四問:你是否至今還在摸著石頭過河,而沒有意識到要為自己這艘在大海裏航行的船隻裝上導航儀?

一般而言,總為昨天做事的人,絕對不是個成功者;總為今天做事的人,可能是個失敗者,也可能是個成功者;總為明天做事的人,必定是個成功者,還可能是個大成功者。做事的方向性是把金鑰匙。

第十五問:你是否一門心思想著把工作做出色,而忽視了做這件事的風險?

媒體人可以玩轉新聞、經營,擁有許多行業無法比肩的優勢,但我們同樣要看到多重風險的存在,如導向的風險、體製的風險等。

(作者為海門日報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