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二節)(1 / 3)

這是千喜之年的最後一天,邵小陽特地從單位提前請假回家過元旦。在這個千載難逢的日子裏,他要同父母一起跨入新世紀。

首先小陽要同母親一起把父親接回來。父親自年初住院到現在已近一年了。他們斷斷續續來看過幾次,見父親在醫院裏日子過得很快樂,生活也能自理,早就想接他回家療養,可醫院醫生說回來一定要看好,防止他受刺激再犯病,從健康的角度考慮,沒有勉強接他。這次接回去過一次千載難逢的陽曆年後,剛好也是他六十大壽的日子,如果身體不佳,再送到醫院裏來。

這天上午,邵小陽租了一輛桑塔納出租車,同母親一道來到縣精神病醫院。母子倆站在大鐵門外,看到邵光龍正在醫院大院裏散步。小陽喊了一聲:“爸爸。”父親站住了,回頭左右張望。小陽又喊道:“爸爸,我在這裏。”父親見到小陽,三步兩步跑過來,拉著兒子的手笑著說:“兒啊,我的兒。”父親臉色黝黑,很瘦,頭發像雞窩樣的還沾了幾點黃土草葉子,胡子不長,亂七八糟的遮住了嘴,凍紅的鼻子尖垂著一滴清鼻涕,要掉還沒掉的樣子,有時掉下來還連著絲。鼻子兩旁有兩行淚痕,可見他曾哭過多少次。邵小陽看到他這個樣子,心頭一酸,撲過去緊緊抱著他,而他卻還是有說有笑。站在一邊的光妹眼裏閃著淚花,轉身去了院長辦公室。

這位院長姓劉,是個五十多歲的女人。聽說是縣裏領導人的老婆,才有能力把精神病院開得這麼大。劉院長見到肖光妹,很客氣地說:“你來看望丈夫吧!”光妹說:“劉院長,我兒子想接他爸回去過陽曆年。”劉院長說:“可以。老邵真是個好人,住院年把時間,為我們醫院做了不少好事呢。自己平時給我們打掃院子,照顧其他病號,還因為公安部門關係,給我們拉了不少讚助款,我真的要感謝他呀!”光妹說:“他這個人就是這樣,閑不住。”劉院長說:“回去以後,要注意,隻要不受大的刺激,應該沒什麼問題。”光妹說:“他每次犯病,隻要見到兒子就什麼事也沒有了。”劉院長:“那你就讓兒子多陪著他,你還有個女兒,對吧?”光妹說:“是的,在外打工,他們在外見過麵。”劉院長說:“哦,根據我們觀察,他的病可能由你女兒引起的。所以,今後盡量避開她,見了麵也不能讓他受刺激。”光妹說:“我曉得了。女兒在外打工一直沒消息,可能不回來了。”劉院長說:“那好,有什麼情況及時聯係,以後我們免費給他治療。”說著給光妹辦了出院手續,減免了很多費用。一家三口回去了。

邵光龍回到臥龍山村,確實恢複了常態,同村裏人見麵打招呼,握手,問長問短,十分親熱。走過了村子,見到龍頭山像見了久別的親人,邁開大步向山上跑去。急得兒子跟著追趕,可怎麼也趕不上。光龍跑到了林場也不回家看看,一直往臥龍山上跑,一口氣跑到龍頭山頂。回首望著兩邊的樹林,好像多少年沒見過一樣,高興得手舞足蹈。望著才爬上山來的兒子說:“小陽,看,這山林多漂亮啊。現在同我小時候看到的山林差不了多少了。”兒子跟著他說:“是啊,爸爸,你為臥龍山子孫萬代造了福呢。”

父子二人有說有笑向山頂走去。來到山頂看到了龍角石,想到裏麵是龍王洞,這是他多麼熟悉的山洞啊。在洞裏害過彭家昌,救過楊順生,這些事情好像發生在昨天,時間過得真快啊!

邵光龍同小陽走近龍角石,見龍王洞裏好像飄著一股青煙。小陽說:“爸爸,洞裏有人燒火。”光龍十分好奇,看到洞門口的草叢不見了,是一片平坦的地麵,中間還用石條子鋪了一條小路,洞門內外地上到處是炮竹紙屑。怎麼回事?難道是彭家昌顯靈了嗎?光龍來到洞口,見裏麵有燈光,石壁下有幾級台階,台階上擺著兩支高高的蠟燭台子,點著兩支蠟燭,火光亮得耀眼。林場的大花狗躺在門口,見他父子抬頭叫了兩聲,之後就躺在那裏搖尾巴,沒有起來迎接他倆。是啊,這狗也有十多年了,老了,老得眼皮搭著,眼睛無光了,老得都懶得起身了。

他們進到洞裏,見有位老人跪在牆壁邊燒著香火。這是誰?他在幹什麼?他倆走上前,小陽向父親眨眨眼,父親這才看清跪著的不是別人,是村裏的石頭老人。這位過去多年的生產隊長啊,牛老一冬,人老一年,年把沒見,也老得不成樣子了。稀少的頭發掛在兩邊全白了,頭頂上光蕩蕩的,不用剃頭的和尚樣。疏疏的老鼠嘴下幾根白胡須,人瘦得像一把柴火。老人聽到有人來的腳步聲,艱難地站起身,走路腿難抬得起來,腳蹭著地皮嚓嚓地響。說:“阿彌陀佛,來燒香的吧?”走向一邊的桌子,在桌上的小鍾上敲了一下,“當”的一聲響。

石頭並未見來的人跪下磕頭,就抬頭眯著小眼,一看是他倆,便開笑臉說:“哦,老書記,是你啊。”小陽十分客氣地上前打招呼:“石老伯伯好!”石頭老人說:“好,小陽啊,長得好體麵呢。好!老書記,來,燒炷香吧,你哪要住什麼醫院呢,燒炷香,什麼病都沒有了。”光龍說:“就對這石壁子燒香也靈啊?”石頭老人笑笑,走到石壁邊門洞裏,掀開布簾子,石壁的石縫裏鑲嵌著紅臉長髯的關公菩薩。菩薩坐前的長盤裏擺放著人們敬獻的供品,有餅幹、瓜果、水果糖。光龍心裏十分清楚,這尊關公菩薩,是自己當年從賴大姑那裏,他親手搬來放在山洞的石縫裏的。光龍說:“你怎麼曉得這裏有關公菩薩?”石頭笑笑說:“阿彌陀佛,緣分啊!這叫老來得福呢。幾個月前的一天下晚,有位法號叫什麼仁德的大和尚從山下經過,是他的佛眼,看到龍頭山頂上有一道佛光,那和尚就爬上山頂。正好我在山上護林,就陪他一道來到山洞裏。七找八找的就找到了這尊關公菩薩。”光龍笑笑說:“你可認得,這尊關公菩薩就是當年村頭關帝廟的菩薩。”石頭緊接著說:“是呢,是呢。當年被彭家昌請到山上來了。這關公躲過了多少劫難啊。那老和尚說,臥龍山是塊寶地,關公菩薩佛法無邊呢。他說他回去化緣,要在這裏蓋一座關帝大廟呢。”光龍一驚,想到過去光虎許過願,就問道:“這和尚你認得嗎?”石頭老人搖搖頭說:“這叫有緣千裏來相會嘛。不過我看他很麵熟,個子和臉型像光虎,真的,非常的像呢,有緣啊!”

光龍這下心裏明白了。光虎,真的是他,當年造的孽,今天真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什麼仁德和尚,什麼一道佛光,也是騙人的把戲嘛。過去當婊子,現在立牌坊呢。隻聽石頭老人說:“開始我不想來,可又一想,去年老伴死了,小兒子成家把我房子占去,我一無所有了,我不能老來沒有接濟,要找個活路呢。好了,哈哈。”石頭老人講到這裏,顯得像個頑皮的小孩子一樣,手舞足蹈地說:“老書記呀,我跟你四十多年,吃大食堂,跟你掌飯勺,後來當生產隊長,上石山,下水溝,那心裏想什麼?共產主義呀。結果呢,爬不完的溝,過不完的坎,日裏忙,夜裏忙,雙手空空見閻王。現在好了,看,耗子有洞,麻雀有窩了,不愁吃不愁穿,小日子過得比蜜甜呢。”邵光龍問他:“你怎麼有了這麼好的日子呢?”老人笑著說:“蒼天有眼,餓不死瞎家雀子呀。這裏的老菩薩一顯靈,話不長腳傳千裏,自然有人上供了,有送米的,拎香油的。樹大招風,等關帝廟修好了,我不當住持,也是廟裏的元老呀,哈哈。那老和尚要給我辦皈依證,好了,我皈依了。阿彌陀佛,佛法一念,一生平安,佛光一照,萬事如意。好了,我是少年要飯,中年開荒,老來當和尚。好啊,共產主義了呀,吃喝不要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