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二節)(2 / 3)

光龍聽他講了這麼多,想到光虎真了不起,幾句話就有人死心塌地跟了他。石頭老人望望一聲不吭的光龍,說:“回頭想想,這麼多年跟你奔共產主義,結果我得到了什麼?一身臭狗屎,人見人罵喲。家裏窮得叮當響。入了佛門,一步登天,哈哈!等到天亮正好睡,人到老來才得福,這叫活到老,學到老,臨死還有三件沒學到。我真後悔死了,當初幹嗎跟了你,怎麼不去當和尚,隻要頭上燒個戒疤,那可就是四處雲遊,逢寺掛褡,給你一座廟,你就是仙神爺呢。”光龍望著他笑笑說:“當和尚?當和尚哪來你子孫滿堂啊!”石頭老人說:“老書記,你又落後了。有佛心頭坐,酒肉穿腸過,和尚也能娶老婆生兒子的嘛。哈哈哈!”

石頭一句話,說得光龍深深歎了一口氣,站在他身邊的小陽扶著父親。小陽看到石頭老人滔滔不絕的講得唾沫滿天飛,好多都是不切實際的話,就插了一句說:“石老伯,你想錯了,寺廟是改革開放後才興起的。”

老人聽了這話,有點不合他的腔調,不高興地眯著小眼望著小陽說:“小陽子,我不管你羊啊狗的,學問海洋深呢,可你不能笑話我呀。你問你爸,我石頭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呢。當年吃大食堂,嗨,村裏百十號人,嘴巴就在我一勺子上。老書記,你講對不對?”光龍望著他,笑笑點點頭。老人越說越來勁,大聲道:“肖老爺,是村裏最老的書記,見到我還得點頭哈腰的,有天想讓我加一勺子,我一勺子下去……”光龍打斷他的話:“別,人都死了,不說了。你呢,也老了,看你瘦的。”老人聽岔了,說:“吃素,當和尚嘛,當然吃素囉,不過我也吃葷。”光龍大聲地:“我講你身子瘦!”老人這下聽明白了,說:“我瘦?老書記又講外行話了,有錢難買老來瘦呢。我瘦身子骨硬朗,再加上這塊寶地,這山洞石壁上飛龍走鳳,龍鳳呈祥,這是金鑾殿呢,我是皇帝過的日子呢。”

光龍想到石頭老人一生好麵子,直到今天,別人見麵不喊他一聲老隊長,他都不高興呢。也就不跟他再講下去。轉過身,順著石洞的石壁子看了看。看到石壁上黑裏透紅的鍾乳石,石縫中眨起白點子,在蠟燭光的照耀下,一道一道白閃閃的反光。這個洞裏他來過多少次,可從來沒注意,也沒看出什麼名堂,聽石頭老人講飛龍走鳳,仔細一望,啊,石壁上真的能看出一條飛龍呢,有龍頭、龍眼、龍須、龍爪、龍尾,活靈活現,上麵一塊塊白雲,好像龍在空中飛騰,在白雲中穿梭。

石頭老人對光龍說:“你不曉得,裏麵還有新菩薩呢。你看看。”石頭把光龍和小陽帶到裏麵,石壁上有一塊方形石洞,洞裏麵鑲嵌著一尊半個人身的石像,小陽看了一眼就叫道:“哇,這不是我老爺嗎?”石頭一樂,說:“吆,小陽眼尖呢,一眼就看出來了,對,是老爺子。裏麵還有一尊呢?”說著領他倆進了裏麵。見石壁上掛著一塊“有求必應”字樣的紅布簾子,簾子下麵有一尊比關帝菩薩小得多的雕像。這座雕像濃眉大眼,絡腮胡子,坐在那裏十分的威武。小陽看了連連搖頭。光龍上前仔細辨認著,關帝老爺?不對,是雷公菩薩?也不像。便問道:“這是什麼菩薩啊?”石頭抹著下巴上的幾根胡須,笑笑道:“認不出了?你老書記見過的呀。”光龍連連搖頭:“我哪見過這種菩薩,好像什麼人樣的。”石頭老人哈哈一笑:“對了,是人,是彭家昌呢。”

光龍怎麼也不相信這是真的,驚訝地說:“什麼?你們怎麼能把彭家昌當菩薩來供呢?真是胡來,一點不嚴肅。”石頭老人又笑了:“菩薩,菩薩是什麼?是救苦救難的。彭家昌是土匪,可當年打日本鬼子,他救過全村人的性命,他也是臥龍山人心目中的菩薩。”光龍說:“那也夠不上給他塑像啊?”

石頭老人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慢慢走向這尊雕像前,伸手從雕像頭部的後麵抽出一件東西擔在手上說:“要說這尊雕像,還得從這件東西講起。”光龍同小陽同時看到手上的東西,齊聲說:“龍頭玉佩?”

小陽上前伸手奪過龍頭玉佩說:“龍頭玉佩怎麼放在這塊呢?這是人家送給我的。”光龍同石頭都很詫異,把驚奇的目光投在小陽身上。石頭說:“怎麼會送給你的呢?”小陽望望他倆說:“是真的。前年春上,香港有個叫彭亞東的來臥龍山,在林場我見到他,他拿出這塊龍頭玉佩送給我,我沒收。原來他送到龍王洞裏來了。”

光龍驚呆地望著小陽,想問他與彭亞東見麵的情況,可是有石頭老人在場,有些話不好出口,就沒出聲。石頭老人從小陽手中奪過玉佩,重新放在雕像後麵說:“孩子,人家怎麼會送給你這麼貴重的寶貝,你記錯了吧?”小陽爭辯著說:“怎麼會錯呢?我……”光龍拉了拉他的衣角,小陽也就沒再出聲。

石頭老人把他們父子重新帶到外麵的石桌邊,各自坐在石凳上。石桌上有橘子、蘋果、花生、荔枝。石頭老人拿出茶碗,小陽拎起茶壺,給每隻碗裏倒滿了茶水。石頭這才繼續講龍頭玉佩的故事。他說:“幾個月前,我打掃這個山洞,準備在這裏住宿。從關帝菩薩邊上發現了這塊玉佩,我一看,喜得不得了,這不是當年彭家昌為獎賞多殺日本鬼子的英雄好漢的獎品嗎?我喜歡死了,拿回家給孫子玩,可孩子馬上頭痛,晚上發燒,請醫生看了查不出結果,這塊玉佩又轉到二扁頭兒子的手裏,那孩子也頭痛。我一想,乖,不得了,這玉佩不是人能玩的東西,後來又把它供在關帝菩薩上了。”石頭說著端碗喝了一口水,又招呼他們父子說:“喝,這水可是神水呀!”光龍笑了:“怎麼水又成了神水呢?”石頭說:“我睡在洞裏的當天晚上,聽到洞裏麵老是滴答滴答的響,我就起身往裏一看,是洞裏滴水,滴到洞下一個水池裏,水好清好清呢。我正愁著沒水燒鍋煮飯呢。第二天燒了一壺,哇,好好喝喲。”光龍、小陽都喝了一口,也不覺得有什麼特別。光龍說:“怎麼我沒喝出什麼味來。”石頭說:“那你外行了,講你不信,村裏王瓜蛋家媳婦,結婚五年都不生,從這裏帶了一碗水回去,哈,上個月就懷孕了呢。”說著又指著石壁上掛的寫有“有求必應”字樣的紅布簾子說:“這塊紅布就是他夫妻掛的。”

光龍同小陽都聽呆掉了。望著石頭老人三個指頭夾著幾顆花生米放在嘴裏嚼著,腮幫子一鼓一鼓的,嚼了好半天,喝了一口水,“咕嘟”一聲咽了下去。老人說:“我板牙沒了,花生米是嚼不碎的,可隻要喝一口水,屁都不放一個。哈哈,你們喝,喝呀!”小陽再次端茶碗喝了一口,感到真的有一股清香。

石頭望望他們父子又笑了,說:“來,我還講這塊龍頭玉佩。前些天呢,彭家昌雕像做好安放在山洞裏,村裏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都爬上我住的這個洞裏來,燒香,磕頭。以後呢,我們喝茶,吃瓜子,談起了我們這代人。唉,老天沒長眼,我們這代人沒托生個好年月,四十年代跑反,躲日本鬼子,六十年代吃大食堂,算撿了一條命,到特殊時期呢,家裏揭不開鍋,又到學大寨,累斷了脊梁骨啊。唉,現在日子好了,可我們都老囉,老得吃不動了。”光龍聽到這些,深有感覺地歎了一口氣:“唉,我們這代人啊……”

石頭繼續說:“我們講著講著,話從話邊來,就又扯到菩薩身上去了。現在菩薩有那麼多,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關公菩薩、羅漢菩薩,可這些菩薩哪個見過?在我們老百姓眼裏呀,誰能把我們從危難中救出來,誰就是我們心中的活菩薩。從大的方麵講呢,毛大爺(毛主席)是菩薩,鄧老爺(鄧老)是菩薩。在臥龍山老百姓心目中,肖貴根老爺是活菩薩,吃大食堂那會,他把我們從死亡的路上拉回來。彭家昌呢,也是活菩薩,為什麼?那可是從日本鬼子槍口下把我們奪回來了,我們才活到今天呀。所以,我們就請人雕了這兩座雕像。”小陽很感興趣地問:“石老爺,那你講我爸爸怎麼樣?講實話。”石頭望望光龍一眼,說:“光龍呀,暫時還講不好呢。蓋棺才定,入土方知了。”光龍連連搖頭:“麻雀怎同大雁飛,我不能比呀。”老人站起身給他倆茶杯裏續水說:“俗話說,鳥飛過,落羽毛,人走過,留腳印。人啊,就那麼賤骨頭,平常過日子看不出好壞來,隻有在生死關頭被人救下來,這事就得在心裏打個結,埋地三尺也忘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