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麵試的形式。根據麵試人員的數量,麵試可分為單獨麵試、綜合麵試和會議製麵試等;根據麵試的提問內容,麵試可分為結構化麵試、非結構化麵試和半結構化麵試等。
③麵試提問的內容。麵試提問的內容主要包括應聘者簡介、專業知識、工作經曆、非智力因素及崗位技能等。
8.1.3 連鎖企業員工培訓管理
1)員工培訓的相關概念
(1)入職培訓(Orientation
Training)。它是指企業在新員工進入企業時所從事的提高其價值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其主要包括基礎性培訓、適應性培訓、非個性化培訓。
(2)管理培訓(Management
Training)。它是指組織為提高其生產力與盈利能力,確定和持續追蹤高潛能員工,幫助組織內經理成長和提高能力的培訓。其特點一是課程偏重理論與觀念方麵;二是加強其管理與分析能力的培訓。
(3)脫產培訓(Off—Job Training, OffJT)。它是員工離開原工作崗位,進行專門業務學習的培訓方式。
(4)在職培訓(On—Job Training, OJT)。它是指在工作中直接對員工進行培訓,是通過聘請有經驗的管理人員指導員工邊學習邊工作的培訓方式。
2)員工培訓的重點
(1)培訓需求分析。培訓需求分析的內容主要是根據培訓的目的、培訓的緊迫程度、培訓成本等分別列出哪些員工急需培訓,哪些需要委外培訓,哪些由企業自行培訓及年度培訓費用預算,報上級部門批準後組織實施。
(2)培訓內容設計。培訓內容的設計要以培訓要達到的目標為指針。每一種知識和技能都是通過相關課程的教學而為受訓者所掌握的,因此,課程的設計一定要科學,要根據不同的對象和不同的時間有所變化。
(3)培訓結果評估。評估通過受訓者填寫評估調查表、評估訪談、績效考核等方法進行。在培訓結果評估的基礎上,人力資源部還要建立員工培訓檔案,將所有培訓項目的說明記錄在案,輸入計算機中。
3)培訓的主要課程
(1)職前培訓的主要課程。職前培訓可以幫助新員工適應新環境,學習新的工作標準和有效的工作方法;管理人員也可以在培訓過程中準確考察新進人員的才能和特長,以便在日後的工作中用其所長。
①基礎教育培訓內容。職前培訓的第一步是針對全體新入職員工進行基礎教育培訓,其負責人和具體組織協調者是人力資源部。
②專業技能培訓內容。在對全體新入職員工進行完基礎教育培訓之後,針對重要工作部門(如收貨部、防損部、收銀部、售後服務部)的員工還需要進行專業技能培訓。
收貨部課程提高零售企業商品周轉的速度,完善零售企業經營流程的起點收銀部課程適應現代化零售業信息管理係統對前台收銀部員工的技能的要求防損部課程使防損員能夠擔負起防止商品損耗和企業內部紀律監察的工作售後服務部課程完成銷售服務的延伸,達到直接檢驗員工服務質量的目的。
(2)職務培訓的主要課程。職務培訓主要是對管理人員的培訓。他們的課程應偏重理論與觀念方麵,以增強其對整個零售企業經營狀況總體掌控的能力。另外,管理人員作為店鋪的領導者與決策人員,除具有一般的能力以外,還應該加強其溝通技巧、管理與分析能力等一係列有關特殊能力的培訓。
8.1.4 連鎖企業員工績效評價
1)績效評價的含義
績效評價是指組織的各級管理者按照一定的標準,采用一定的方法,定期對員工的工作績效、工作能力、工作態度等進行定量與定性評價,並將評定結果反饋給員工的過程。
2)績效評價的應用
績效評價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環節和核心內容,通過對員工的工作實績進行評定,可以幫助員工認識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促使他們不斷改進;同時在考評過程中可以發現員工個人的工作潛力,以開發其潛能,促進員工全麵發展。績效評價的具體意義主要表現在: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環節,績效評價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對績效評價結果的綜合運用,推動員工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其具體體現在5個方麵。
3)績效評價的過程
績效評價的基本程序主要由五個步驟構成。
(1)確定工作績效考評目標。工作績效考評作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一部分,在具體實施之前也要製定明確的目標。在企業總的目標和行動方案指導下,每次工作績效考評的具體目標是什麼,要達到何種效果,都應當事先確定下來,以指導工作績效考評的具體進行。
(2)建立業績期望。工作績效考評首先要明確員工所要完成工作的具體要求是什麼,有哪些具體職責、任務,在此基礎上才能談到與實際工作完成情況的對照,實行考評。建立業績期望實際上也就是通過工作分析的過程建立每一項工作的工作完成標準,使工作績效考評活動有據可循,便於考評人員客觀公正地進行考評,也有利於員工明確工作標準,進行自我對照,更客觀地理解考評結果。另外,建立業績期望還有助於員工依據標準對考評過程給予監督。
(3)檢查員工所完成的工作。工作績效考評的標準建立起來以後,便是對員工實際完成工作情況的檢查和對照。依照一定的工作標準,對員工工作的各個方麵進行衡量,如員工的實際工作行為如何,工作成果怎樣,工作質量如何。
(4)評定績效。將員工實際工作績效與工作期望進行對比和衡量,然後依照對比的結果來評定員工的工作績效。評定員工工作績效的過程十分關鍵,應盡量按照工作標準來評定,盡量克服評定過程中的主觀因素,做到客觀公正、考慮全麵。
(5)與員工一起回顧和討論。企業進行工作績效考評活動的目的就是幫助員工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取長補短、提高生產率。按照這樣的目的,與員工一起討論和分析工作績效考評結果的過程便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分析,對工作能有更好的理解,並能共同探討出最佳的工作改進方案。
此外,反饋過程也是必需的。人力資源部門在將工作績效考評的結果反饋給員工的同時,還要將總結的經驗及工作中的問題及時反饋到下一次工作績效考評的目標製定中去,為下一次工作績效考評目標的設立、考評方法的改進以及考評信息的收集等提供信息。
4)績效評估的各種方法
(1)圖表評定法。圖表評定法是應用最為普遍的績效考評方法之一。它首先要確定出與被考評的工作相適應的幾項基本考評要素,然後對應各項考評要素列出各種行為程度的選擇項。當對員工進行績效考評時,相對應於每個考評要素,為員工的工作表現確定出一定的行為程度,進行彙總,可得出員工的績效結果。圖表評定法操作比較簡單,使用方便,而且有利於在員工之間進行詳細的對比,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